<<回前頁

全宋詩

卷二三二至卷二七二/全宋詩卷二七一/石介

  1. 歲晏村居
  2. 寄沛縣梁子高
  3. 送張殿院還臺
  4. 徂徠山齋熟寢家童報征西府從事田集賢書至開緘讀之因題書後
  5. 讀石安仁學士詩
  6. 蘇唐詢秀才晚學於予告歸以四韻勉之
  7. 寄雷澤張從道
  8. 竹書筒 其一
  9. 竹書筒 其二
  10. 訪田公不遇
  11. 大寒早行
  12. 遊靈泉山寺
  13. 至日早離張村
  14. 病起吟殘菊
  15. 和馬寺丞秋日寄明復先生
  16. 嶽色
  17. 宿村舍
  18. 和奉符知縣馬寺丞永伯捕蝗回有作
  19. 泰山
  20. 留守待制視學 其一
  21. 留守待制視學 其二
  22. 留守待制視學 其三
  23. 留守待制視學 其四
  24. 留守待制視學 其五
  25. 留守待制視學 其六
  26. 寄趙庶明推官
  27. 元均首登賢良科因寄
  28. 安道再登制科
  29. 送奉符縣監酒稅孟執中借職
  30. 嘉州讀邸報見張叔文由御史臺主簿改著作佐郎依舊在臺
  31. 予與元均永叔君謨同年登科永叔尋入館閣元均今制策高第君謨復磨礪元均事業獨予駑下因寄君謨
  32. 寄元均
  33. 寄叔文
  34. 赴任嘉州初登棧道寄題姜潛至之讀易堂
  35. 入蜀至左綿路次水軒暫憇
  36. 左綿席上呈知郡王虞部
  37. 嘉州寄左綿王虞部
  38. 士廷評相會梓州
  39. 鄭師易秀才詩奔騰遒壯殆有石曼卿學士風骨作四韻以勉之
  40. 送李堂伯升病歸
  41. 伯升病君逢遵道送歸
  42. 喜雨
  43. 留題敏夫隠居
  44. 訪竹溪呈孟節兼有懷熙道
  45. 招張泂明遠
  46. 攝相
  47. 寄孔中丞
  48. 送弟及之就彭門侍養
  49. 村居
  50. 燕支板浣花牋寄合州徐文職方
  51. 御史臺牒督光臺錢牒云以憑石柱鎸名因戲書呈通判寺丞景元
  52. 送馮司理之任彭州
  53. 赴任嘉州待闕左綿七十日通判呂國博日相從吟酌至嘉陽因成四韻寄之
  54. 顔魯公太師
  55. 褚遂良僕射
  56. 陽城諫議
  57. 袁高給事
  58. 溫造御史
  59. 劉栖楚拾遺
  60. 讀五王傳
  61. 讀魯晉二公傳
  62. 李英公勣
  63. 漢成帝
  64. 文中子 其一
  65. 文中子 其二
  66. 初過潼關值雨
  67. 雨晴復賦一絕
  68. 過溫湯
  69. 初過大散關馬上作
  70. 過飛仙嶺 其一
  71. 過飛仙嶺 其二
  72. 峽中
  73. 劒門讀賈公疎詩石
  74. 予自南京留守推官循資爲掌書記由將仕郎超階至朝奉郎得蜀嘉州友人相賀者因答之
  75. 蜀道中念親有作
  76. 泥溪驛中作
  77. 柳池驛中作
  78. 訪栗園有感
  79. 離鄆州至壽張南村舍中有姥八十餘出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