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二三二至卷二七二/全宋詩卷二五七/梅堯臣

  1. 贈許待制歲旦生日
  2. 答宣闐司理
  3. 答鵝湖長老紹元示太玄圖
  4. 新韻曾子進早春
  5. 依韻和馬都官齊少卿酬和
  6. 贈江寧王高士
  7. 答蕭淵少府卷
  8. 答孫直言都官卷
  9. 依韻王司封寶臣答卷
  10. 高士王君歸建業
  11. 呂寺丞家膳
  12. 趙秘校見訪
  13. 答張令卷
  14. 依韻答泰州王道粹學士見寄
  15. 依韻和孫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歸 其一
  16. 依韻和孫浦二都官展墓由大明精舍而歸 其二
  17. 張聖民席上聽張令彈琴
  18. 走筆送王琪
  19. 宣司理餉蒸鵝
  20. 依韻和許待制春雪
  21. 送廣西提刑潘比部
  22. 大明寺平山堂
  23. 依韻和王平甫見寄
  24. 許待制遺雙鱖魚因懷頃在西京於午橋石瀨中得此魚二尾是時以分餉留臺謝秘監遂作詩與留守推歐陽永叔酬和今感而成篇輒以錄上
  25. 依韻和齊少卿龍興寺鴨脚樹
  26. 泰州王學士寄車螯蛤蜊
  27. 張聖民席上賦紅梅
  28. 依韻和丁元珍寄張聖民及序
  29. 依韻和丁元珍見寄
  30. 平山堂雜言
  31. 自感 其一
  32. 自感 其二
  33. 依韻和孫都官河上寫望
  34. 依韻和試筆偶書
  35. 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 其一
  36. 和張民朝謁建隆寺二次用寫望試筆韻 其二
  37. 依韻和許待制後園宴賓
  38. 依韻和許待制偶書
  39. 閨思
  40. 代書寄王道粹學士
  41. 依韻和許待制病起偶書
  42. 依韻和新栽竹
  43. 依韻和戲題
  44. 依韻和春日偶書
  45. 依韻和禁煙近事之什
  46. 依韻和寒食偶書
  47. 依韻和春日見示
  48. 依韻和偶書相留
  49. 依韻和三月十四日清明在席呈
  50. 讀邵不疑學士詩卷杜挺之忽來因出示之且伏高致輒書一時之語以奉呈
  51. 送寧鄉令張沆
  52. 依許待制送行詩韻詠燕以寄
  53. 依韻和酬邵不疑見答
  54. 贈張伯益
  55. 依韻和邵不疑以雨止烹茶觀畫聽琴之會
  56. 依韻和不疑寄杜挺之以病雨止冷淘會
  57. 獨酌偶作
  58. 答杜挺之遺鰍魚乾
  59. 觀邵不疑學士所藏名書古畫
  60. 先至山陽懷杜挺之
  61. 絕句五首 其一
  62. 絕句五首 其二
  63. 絕句五首 其三
  64. 絕句五首 其四
  65. 絕句五首 其五
  66. 淮南轉運李學士君錫示卷
  67. 觀王氏書
  68. 書二客論呈李君錫學士
  69. 留別李君錫學士
  70. 過山陽水陸院智洪上人房
  71. 淮陰侯
  72. 閏三月八日淮上遇風杜挺之先至洪澤遣人來迎
  73. 宿洪澤
  74. 泗州郡圃四照堂
  75. 泗守朱表臣都官剏北園
  76. 依韻和誠之淮上相遇
  77. 泗州觀唐氏書
  78. 同朱表臣及諸君游樊氏園
  79. 七里灣得朱表臣寄千葉樓子髻子芍藥
  80. 併日得朱表臣酪及櫻桃
  81. 阻淺挺之平甫來飲
  82. 依韻和表臣奎野亭
  83. 依韻和表臣先春亭
  84. 和表臣河南庾署西軒
  85. 依韻和表臣聞與挺之宣叔平甫飲
  86. 依韻和表臣見贈
  87. 表臣惠蜀箋偕玉硯池
  88. 表臣以阻水見勉次其韻
  89. 聞宣叔挺之圍棊
  90. 五倩篇
  91. 釋悶
  92. 釋滯
  93. 依韻和表臣憶遊竹園山寺
  94. 依韻和挺之晨起見寄
  95. 李宣叔秘丞遺川牋及粉紙二軸
  96. 錢志道推官遺紗帽
  97. 次韻和表臣惠符離去歲重醖酒時與杜挺之李宣叔王平甫飲於阻水仍有筍醤之遺
  98. 表臣齋中閱畫而飲
  99. 寄送許待制知越州
  100. 依韻和王司封離白沙途中感懷
  101. 將赴表臣會呈杜挺之
  102. 醉中和王平甫
  103. 將解舟走筆呈表臣
  104. 答再和
  105. 非意篇呈表臣
  106. 依韻和錢深推官見寄
  107. 依韻答宣叔行舟相隔見寄
  108. 力漕篇呈發運王司封寶臣
  109. 四月十三日唐店寄錢推官
  110. 徒步訪李宣叔宣叔有詩依韻答
  111. 答高判官知唐店夜飲
  112. 依韻和劉原甫舍人赴楊州途次贈予翩翩河中船
  113. 聞禽
  114. 表臣都官至十三里店
  115. 泊徐城寄杜挺之王平甫
  116. 至第四鋪二首 其一
  117. 至第四鋪二首 其二
  118. 倡嫗歎
  119. 夾道岡
  120. 過青陽驛使風
  121. 妾薄命
  122. 挑燈杖
  123. 鹿
  124. 至靈壁鎮於許供奉處得杜挺之書及詩
  125. 永城杜寺丞大年暮春白杏花
  126. 午日三首 其一
  127. 午日三首 其二
  128. 午日三首 其三
  129. 晚得菖蒲
  130. 祭貓
  131. 依韻和酬太師相公
  132. 依韻答僧圓覺早梅
  133. 雍丘遇雨
  134. 廟子灣下作
  135. 留侯廟下作
  136. 送周仲章都官通判湖州
  137. 依韻答吳安勗太祝
  138. 陸子履見過
  139. 重送周都官
  140. 高車再過謝永叔內翰
  141. 李審言相招與刁景純周仲章裴如晦馮當世沈文通謝師厚師直會開寶塔院
  142. 吳沖卿學士以王平甫言淮甸會予予久未至沖卿與平甫作詩見寄答之
  143. 寄題絳守園池
  144. 醉翁吟
  145. 送李載之殿丞赴海州榷務
  146. 和吳沖卿學士石屏
  147. 永叔贈絹二十匹
  148. 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五首 其一
  149. 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五首 其二
  150. 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五首 其三
  151. 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五首 其四
  152. 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五首 其五
  153. 依韻奉和永叔社日
  154. 社日飲永叔家
  155. 八月十三日觀長星
  156. 送李才元學士知邛州
  157. 弔仲源
  158. 送梁學士知襄州
  159. 送馬仲途司諫使北
  160. 重)賦白兔
  161. 永叔請賦車螯
  162. 寄題郢州白雪樓
  163. 送薛氏婦歸絳州
  164. 送劉繼鄴秀才歸當塗
  165. 送裴如晦宰吳江
  166. 送撫州通判袁世弼寺丞
  167. 送石昌言舍人使匈奴
  168. 依韻和宋中道觀八月二十八日車駕朝謁景靈宮
  169. 度支蘇才翁挽詞三首 其一
  170. 度支蘇才翁挽詞三首 其二
  171. 度支蘇才翁挽詞三首 其三
  172. 重送袁世弼
  173. 留題景德寺吉祥講僧
  174. 閤門水
  175. 朝堂齋宿
  176. 送杜挺之郎中知虔州
  177. 送吳辯叔知鞏縣
  178. 當世家觀畫
  179. 送韓簽判玉汝還南京
  180. 桃花源詩
  181. 永叔席上分韻送裴如晦
  182. 永叔白兔
  183. 直宿廣文舍下
  184. 送宋中道太博倅廣平
  185. 送宋端明知成都
  186. 送李涇州審言 其二
  187. 送刁景純學士使北
  188. 送李涇州審言 其一
  189. 戲作常娥責
  190. 王祁公北園
  191. 觀楊之美盤車圖
  192. 寄許越州
  193. 和永叔答劉原甫遊平山堂寄
  194. 平山堂留題
  195. 答張子卿秀才
  196. 江鄰幾學士寄酥梨
  197. 答劉原甫寄糟薑
  198. 銅雀硯
  199. 歐陽永叔王原叔二翰林韓子華吳長文二舍人同過弊廬值出不及見
  200. 元忠示胡人下程圖
  201. 送李太保知儀州
  202. 劉元忠遺金橘
  203. 王原叔內翰宅觀山水圖
  204. 送廖倚歸衡山
  205. 還吳長文舍人詩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