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三七○五至卷三七三六/全宋詩卷三七三三/郊廟朝會歌辭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皇帝升座用《隆安》。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公卿入門用《正安》。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上壽用《禧安》。 其一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上壽用《禧安》。 其二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皇帝舉酒第一盞用《白龜》。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第二盞用《甘露》。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第三盞用《紫芝》。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第四盞用《嘉禾》。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第五盞用《玉兔》。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羣臣舉酒用《正安》。 其一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羣臣舉酒用《正安》。 其二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羣臣舉酒用《正安》。 其三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羣臣第一盞畢作《玄德升聞》。 其一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羣臣第一盞畢作《玄德升聞》。 其二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又六變。 其一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又六變。 其二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又六變。 其三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又六變。 其四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又六變。 其五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又六變。 其六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第二盞畢用《天下大定》。 其一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第二盞畢用《天下大定》。 其二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又六變。 其一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又六變。 其二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又六變。 其三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又六變。 其四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又六變。 其五
- 建隆乾德朝會樂章二十八首 又六變。 其六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上壽用《和安》。 其一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上壽用《和安》。 其二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皇帝初舉酒用《祥麟》。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再舉酒用《丹鳳》。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三舉酒用《河清》。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四舉酒用《白龜》。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五舉酒用《瑞麥》。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羣臣初舉酒畢作《化成天下》。 其一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羣臣初舉酒畢作《化成天下》。 其二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又六變。 其一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又六變。 其二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又六變。 其三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又六變。 其四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又六變。 其五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又六變。 其六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再舉酒畢用《威加海內》。 其一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再舉酒畢用《威加海內》。 其二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又六變。 其一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又六變。 其二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又六變。 其三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又六變。 其四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又六變。 其五
- 淳化中朝會二十三首 又六變。 其六
- 景德中朝會十四首 皇帝升坐用《隆安》。
- 景德中朝會十四首 公卿入門用《正安》。
- 景德中朝會十四首 上壽用《和安》。
- 景德中朝會十四首 皇帝初舉酒用《祥麟》。
- 景德中朝會十四首 再舉酒用《丹鳳》。
- 景德中朝會十四首 三舉酒用《河清》。
- 景德中朝會十四首 羣臣舉酒用《正安》。 其一
- 景德中朝會十四首 羣臣舉酒用《正安》。 其二
- 景德中朝會十四首 羣臣舉酒用《正安》。 其三
- 景德中朝會十四首 初舉酒畢用《盛德升聞》。 其一
- 景德中朝會十四首 初舉酒畢用《盛德升聞》。 其二
- 景德中朝會十四首 再舉酒畢用《天下大定》。 其一
- 景德中朝會十四首 再舉酒畢用《天下大定》。 其二
- 景德中朝會十四首 降坐用《隆安》。
- 大中祥符朝會五首 皇帝舉酒用《醴泉》。
- 大中祥符朝會五首 再舉酒用《神芝》。
- 大中祥符朝會五首 三舉酒用《慶雲》。
- 大中祥符朝會五首 四舉酒用《靈鶴》。
- 大中祥符朝會五首 五舉酒用《瑞木》。
- 熙寧中朝會三首 皇帝初舉酒用《慶雲》。
- 熙寧中朝會三首 再舉酒用《嘉禾》。
- 熙寧中朝會三首 三舉酒用《靈芝》。
- 元符大朝會三首 皇帝初舉酒用《靈芝》。
- 元符大朝會三首 再舉酒用《壽星》。
- 元符大朝會三首 三舉酒用《甘露》。
- 哲宗傳受國寶三首
- 哲宗傳受國寶三首 《神光》。
- 哲宗傳受國寶三首 《翔鶴》。
- 紹興朝會十三首 皇帝升坐用《乾安》。
- 紹興朝會十三首 公卿入門用《正安》。升降同。
- 紹興朝會十三首 上公上壽用《和安》。
- 紹興朝會十三首 皇帝初舉酒用《瑞木成文》。
- 紹興朝會十三首 再舉酒用《滄海澄清》。
- 紹興朝會十三首 三舉酒用《瑞粟呈祥》。
- 紹興朝會十三首 羣臣酒行用《正安》。 其一
- 紹興朝會十三首 羣臣酒行用《正安》。 其二
- 紹興朝會十三首 酒一行用文舞。 其一
- 紹興朝會十三首 酒一行用文舞。 其二
- 紹興朝會十三首 酒載行用武舞。 其一
- 紹興朝會十三首 酒載行用武舞。 其二
- 紹興朝會十三首 皇帝降坐用《乾安》。
- 咸平御樓四首 《采茨》。
- 咸平御樓四首 索扇用《隆安》。
- 咸平御樓四首 升坐用《隆安》。
- 建隆御樓三首《宋史·樂志》一:乾德六年,和峴言:按《開元禮》,郊祀,車駕還宮,入嘉德門奏《采茨之樂》,入太極門奏《太和之樂》。今郊祀禮畢,登樓肆赦然後還宮,宮縣但用《隆安》,不用《采茨》,其《隆安》樂章本是御殿之辭。伏詳《禮》意,《隆安之樂》自內而出,《采茨之樂》自外而入,若不並用,有失舊典。羣從之。 南郊回仗駕至樓前用《采茨》。
- 建隆御樓三首《宋史·樂志》一:乾德六年,和峴言:按《開元禮》,郊祀,車駕還宮,入嘉德門奏《采茨之樂》,入太極門奏《太和之樂》。今郊祀禮畢,登樓肆赦然後還宮,宮縣但用《隆安》,不用《采茨》,其《隆安》樂章本是御殿之辭。伏詳《禮》意,《隆安之樂》自內而出,《采茨之樂》自外而入,若不並用,有失舊典。羣從之。 升坐用《隆安》。
- 建隆御樓三首《宋史·樂志》一:乾德六年,和峴言:按《開元禮》,郊祀,車駕還宮,入嘉德門奏《采茨之樂》,入太極門奏《太和之樂》。今郊祀禮畢,登樓肆赦然後還宮,宮縣但用《隆安》,不用《采茨》,其《隆安》樂章本是御殿之辭。伏詳《禮》意,《隆安之樂》自內而出,《采茨之樂》自外而入,若不並用,有失舊典。羣從之。 降坐用《隆安》。
- 咸平御樓四首 降坐用《隆安》。
- 咸平藉田回仗御樓二首 《采茨》。
- 咸平藉田回仗御樓二首 升坐用《隆安》。
- 乾興御樓二首 升坐用《隆安》。
- 乾興御樓二首 降坐用《隆安》。
- 紹興登門肆赦二首 升坐用《乾安》。
- 紹興登門肆赦二首 降坐用《乾安》。
- 寧宗登門肆赦二首 升坐用《乾安》。
- 寧宗登門肆赦二首 降坐用《乾安》。
- 皇帝上尊號一首 冊寶入門用《正安》。
-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宋史·樂志》一:明道初,章獻皇太后御前殿見群臣,作《玉芝》《壽星》《奇木連理》之曲,《厚德無疆》《四海會同》之舞。 皇太后升坐用《聖安》。
-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宋史·樂志》一:明道初,章獻皇太后御前殿見群臣,作《玉芝》《壽星》《奇木連理》之曲,《厚德無疆》《四海會同》之舞。 公卿入門用《禮安》。
-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宋史·樂志》一:明道初,章獻皇太后御前殿見群臣,作《玉芝》《壽星》《奇木連理》之曲,《厚德無疆》《四海會同》之舞。 皇帝上壽酒用《崇安》。
-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宋史·樂志》一:明道初,章獻皇太后御前殿見群臣,作《玉芝》《壽星》《奇木連理》之曲,《厚德無疆》《四海會同》之舞。 上壽用《福安》。
-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宋史·樂志》一:明道初,章獻皇太后御前殿見群臣,作《玉芝》《壽星》《奇木連理》之曲,《厚德無疆》《四海會同》之舞。 皇太后初舉酒用《玉芝》。
-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宋史·樂志》一:明道初,章獻皇太后御前殿見群臣,作《玉芝》《壽星》《奇木連理》之曲,《厚德無疆》《四海會同》之舞。 再舉酒用《壽星》。
-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宋史·樂志》一:明道初,章獻皇太后御前殿見群臣,作《玉芝》《壽星》《奇木連理》之曲,《厚德無疆》《四海會同》之舞。 三舉酒用《奇木連理》。
-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宋史·樂志》一:明道初,章獻皇太后御前殿見群臣,作《玉芝》《壽星》《奇木連理》之曲,《厚德無疆》《四海會同》之舞。 羣臣酒行用《禮安》。 其一
-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宋史·樂志》一:明道初,章獻皇太后御前殿見群臣,作《玉芝》《壽星》《奇木連理》之曲,《厚德無疆》《四海會同》之舞。 羣臣酒行用《禮安》。 其二
-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宋史·樂志》一:明道初,章獻皇太后御前殿見群臣,作《玉芝》《壽星》《奇木連理》之曲,《厚德無疆》《四海會同》之舞。 羣臣酒行用《禮安》。 其三
-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宋史·樂志》一:明道初,章獻皇太后御前殿見群臣,作《玉芝》《壽星》《奇木連理》之曲,《厚德無疆》《四海會同》之舞。 酒一行畢作《厚德無疆之舞》。 其一
-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宋史·樂志》一:明道初,章獻皇太后御前殿見群臣,作《玉芝》《壽星》《奇木連理》之曲,《厚德無疆》《四海會同》之舞。 酒一行畢作《厚德無疆之舞》。 其二
-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宋史·樂志》一:明道初,章獻皇太后御前殿見群臣,作《玉芝》《壽星》《奇木連理》之曲,《厚德無疆》《四海會同》之舞。 酒再行作《四海會同之舞》。 其一
-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宋史·樂志》一:明道初,章獻皇太后御前殿見群臣,作《玉芝》《壽星》《奇木連理》之曲,《厚德無疆》《四海會同》之舞。 酒再行作《四海會同之舞》。 其二
- 明道元年章獻明肅皇太后朝會十五首《宋史·樂志》一:明道初,章獻皇太后御前殿見群臣,作《玉芝》《壽星》《奇木連理》之曲,《厚德無疆》《四海會同》之舞。 降坐用《聖安》。
- 治平皇太后皇后冊寶三首 皇帝升坐用《乾安》。
- 治平皇太后皇后冊寶三首 太尉等奉冊寶入門用《正安》。
- 治平皇太后皇后冊寶三首 皇帝降坐用《乾安》。
- 熙寧皇太后冊寶三首 出入用《正安》。
- 熙寧皇太后冊寶三首 升坐用《乾安》。
- 熙寧皇太后冊寶三首 降坐用《乾安》。
- 哲宗上太皇太后冊寶五首 皇帝升坐用《乾安》。
- 哲宗上太皇太后冊寶五首 降坐用《乾安》。
- 哲宗上太皇太后冊寶五首 太皇太后升坐用《乾安》。
- 哲宗上太皇太后冊寶五首 降坐用《乾安》。
- 哲宗上太皇太后冊寶五首 太尉等奉冊寶出入門用《正安》。
- 紹興十年發皇太后冊寶八首 皇帝隨冊寶降殿用《聖安》。
- 紹興十年發皇太后冊寶八首 中書令奉冊詣皇帝褥位用《禮安》。
- 紹興十年發皇太后冊寶八首 侍中奉寶詣皇帝褥位用《禮安》。
- 紹興十年發皇太后冊寶八首 太傅奉冊寶出門用《聖安》。
- 紹興十年發皇太后冊寶八首 太傅奉冊寶入門用《聖安》。
- 紹興十年發皇太后冊寶八首 太傅奉冊授提點官用《禮安》。
- 紹興十年發皇太后冊寶八首 太傅奉冊授提點官用《禮安》。
- 紹興十年發皇太后冊寶八首 冊寶升慈寧殿幄用《聖安》。
-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冊寶降殿用《正安》。
-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中書令、侍中奉冊寶詣殿下用《正安》。
-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皇帝奉太上皇帝冊寶授太傅用《禮安》。奉太上皇后同。
-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冊寶出門用《正安》。
-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冊寶入德壽門用《正安》。
-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太上皇帝升御坐。降同。
-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太傅奉太上皇帝冊寶升殿用《聖安》。
-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太傅奉太上皇后冊寶升殿用《聖安》。
-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皇帝從太上皇后冊寶詣宮中用《正安》。
-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太上皇后出閣升御坐用《坤安》。降同。
-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內侍官舉太上皇后冊寶詣讀冊位用《聖安》。
- 淳熙二年發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十一首 冊寶降殿用《正安》。
- 淳熙二年發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十一首 中書令、侍中奉冊寶詣殿下用《正安》。
- 淳熙二年發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十一首 皇帝奉太上皇帝冊寶授太傅用《禮安》。奉太上皇后同。
- 淳熙二年發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十一首 冊寶出門用《正安》。
- 淳熙二年發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十一首 冊寶入德壽宮門用《正安》。
- 淳熙二年發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十一首 太上皇帝升御坐用《乾安》。降同。
- 淳熙二年發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十一首 太傅奉太上皇帝冊升殿用《聖安》。奉寶同。
- 淳熙二年發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十一首 太傅奉太上皇后冊寶升殿用《聖安》。
- 淳熙二年發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十一首 皇帝從太上皇后冊寶詣宮中用《正安》。
- 淳熙二年發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十一首 太上皇后出閣升御坐用《坤安》。
- 淳熙二年發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十一首 內侍官舉太上皇后冊詣讀冊位用《聖安》。舉寶同。
-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大慶殿發冊寶降殿用《正安》。
-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中書令、侍中奉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冊寶詣殿下用《正安》。
-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皇帝奉太上皇帝冊寶授太傅。太上皇后冊寶同。
-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冊寶出門用《正安》。
-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德壽宮冊寶入殿門用《正安》。
-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太上皇帝出宮升御坐用《乾安》。降坐同。
-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太傅、中書令、侍中奉太上皇帝冊寶升殿用《聖安》。
-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太傅、中書令、侍中奉太上皇后冊寶升殿用《聖安》。
-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皇帝從太上皇后冊寶詣宮中用《正安》。
-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太上皇后出閤升御坐用《坤安》。降坐同。
- 淳熙十二年加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號十一首 內侍舉太上皇后冊寶詣讀冊寶位用《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