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三七○五至卷三七三六/全宋詩卷三七一八/徐瑞
- 義合寺二首 其一
- 義合寺二首 其二
- 尋幽
- 己丑正月二日入山中題岩石二首 其一
- 己丑正月二日入山中題岩石二首 其二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入山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解包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看雲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對雪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聽雨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聽泉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聽簫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聽笛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論詩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煮茶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蘭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老梅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苦菜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芹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劉郎菜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黄精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鷹爪菜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蒲花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石漥
-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出山
- 用仲退韻奉寄三首 其一
- 用仲退韻奉寄三首 其二
- 用仲退韻奉寄三首 其三
- 大德二年戊戌正月梅始花
- 己亥重九夜歸篝燈獨酌因思乙未歲是日陪余敬可携趙定庵馬寧卿王叔文雲隠二三道伴登芝山駐接仙亭蔬盤果食清談竟日今諸道萍散而敬可九原不可作對酒凄然殆無以爲懷也
- 書芳洲題長江萬里圖詩後
- 庚子九月十四日陪芳洲觀山中泉石次韻
- 書壁
- 夜坐與劉信翁清談
- 十一月十五山行見梅一枝
- 周德言游小廬山觀余壁間詩次韻示教走筆奉謝 其一
- 周德言游小廬山觀余壁間詩次韻示教走筆奉謝 其二
- 舟行即景
- 宿常山 其一
- 宿常山 其二
- 秋懷二首 其一
- 秋懷二首 其二
- 夜坐
- 夏日六首 其一
- 夏日六首 其二
- 夏日六首 其三
- 夏日六首 其四
- 夏日六首 其五
- 夏日六首 其六
- 六言四首 其一
- 六言四首 其二
- 六言四首 其三
- 六言四首 其四
- 故夏與南翁往來里社共聽松風盤旋久之欲作數語不果近日偶至其下悵然興懷追賦六言一首
- 送醫士方存方歸弋陽 其一
- 送醫士方存方歸弋陽 其二
- 送醫士方存方歸弋陽 其三
- 偶題
- 舟行書感
- 東溪舟中呈石齋
- 東湖枕上
- 丙戌除夜泊舟東湖用白石歸苕溪韻書懷 其一
- 丙戌除夜泊舟東湖用白石歸苕溪韻書懷 其二
- 丙戌除夜泊舟東湖用白石歸苕溪韻書懷 其三
- 丙戌除夜泊舟東湖用白石歸苕溪韻書懷 其四
- 丙戌除夜泊舟東湖用白石歸苕溪韻書懷 其五
- 丙戌除夜泊舟東湖用白石歸苕溪韻書懷 其六
- 丙戌除夜泊舟東湖用白石歸苕溪韻書懷 其七
- 丙戌除夜泊舟東湖用白石歸苕溪韻書懷 其八
- 丙戌除夜泊舟東湖用白石歸苕溪韻書懷 其九
- 丙戌除夜泊舟東湖用白石歸苕溪韻書懷 其一○
- 丁亥正月二日自東湖泛舟歸鵲湖
- 正月晦日泛舟詣東湖興盡而返戲作
- 小齋前老梅至二月半花猶未落餘香最可愛
- 讀蘇黄集
- 書懷五首 其一
- 書懷五首 其二
- 書懷五首 其三
- 書懷五首 其四
- 書懷五首 其五
- 秋晚對牽牛花懷友
- 聽雨
- 偶潔甆鼎煮芽茶可玉弟以雲松吟藁至且啜且哦就成小絕并以卷錦
- 甲午夏日讀爾雅有感
- 丙申二月既望仲退再來山中意行談舊送別悵望寄兩絕句其一云別君烏石岡頭路一樹梨花照晚煙總是舊來携手處東風回首十三年其二云入山不遠六七里老我應行千百回昨日與君談未了今朝策蹇又重來讀之黯然次韻用謝 其一
- 丙申二月既望仲退再來山中意行談舊送別悵望寄兩絕句其一云別君烏石岡頭路一樹梨花照晚煙總是舊來携手處東風回首十三年其二云入山不遠六七里老我應行千百回昨日與君談未了今朝策蹇又重來讀之黯然次韻用謝 其二
- 程明大送枸杞數本侑以古詩兩絕奉謝 其一
- 程明大送枸杞數本侑以古詩兩絕奉謝 其二
- 書壁
- 尋梅十首 其一
- 尋梅十首 其二
- 尋梅十首 其三
- 尋梅十首 其四
- 尋梅十首 其五
- 尋梅十首 其六
- 尋梅十首 其七
- 尋梅十首 其八
- 尋梅十首 其九
- 尋梅十首 其一○
- 九月廿五夜小雨成雪
- 寄芳洲先生 其一
- 寄芳洲先生 其二
- 寄芳洲先生 其三
- 寄芳洲先生 其四
- 寄芳洲先生 其五
- 雪中夜坐雜詠十首 其一
- 雪中夜坐雜詠十首 其二
- 雪中夜坐雜詠十首 其三
- 雪中夜坐雜詠十首 其四
- 雪中夜坐雜詠十首 其五
- 雪中夜坐雜詠十首 其六
- 雪中夜坐雜詠十首 其七
- 雪中夜坐雜詠十首 其八
- 雪中夜坐雜詠十首 其九
- 雪中夜坐雜詠十首 其一○
- 二月望暫寓山中感舊 其一
- 二月望暫寓山中感舊 其二
- 二月望暫寓山中感舊 其三
- 二月望暫寓山中感舊 其四
- 病瘧新差仲退折梅一枝冒雪跨馿訪我松下且賦詩一首次韻以謝閴月廿八日也
- 閴月廿九日芳洲寄綠萼梅一枝詩二首次韻爲謝 其一
- 閴月廿九日芳洲寄綠萼梅一枝詩二首次韻爲謝 其二
- 挽李思宣
- 次韻謝拙逸見寄
- 與弋陽徐覺民主簿 其一
- 與弋陽徐覺民主簿 其二
- 與弋陽徐覺民主簿 其三
- 送從弟蘭玉視牘柳州 其一
- 送從弟蘭玉視牘柳州 其二
- 再用韻送謝拙逸 其一
- 再用韻送謝拙逸 其二
- 馬天心遠游而歸椎髻變而巾幘袖衣變而逢掖名字號俱變書亦學顔作三詩寄之 其一
- 馬天心遠游而歸椎髻變而巾幘袖衣變而逢掖名字號俱變書亦學顔作三詩寄之 其二
- 送馬君采赴忠定書院教諭 其一
- 送馬君采赴忠定書院教諭 其二
- 贈別高則山王叔浩 其一
- 贈別高則山王叔浩 其二
- 題小齋壁
- 題鄧梅邊買馿卷後
- 次韻怡如解嘲
- 過歇嶺
- 晚行三橋
- 靈芝寺
- 八月十八日觀潮
- 登釣臺 其一
- 登釣臺 其二
- 舟行不勝節物之感
- 次馬初心韻 其一
- 次馬初心韻 其二
- 戊午元日 其一
- 戊午元日 其二
- 次韻月灣東湖十咏 兩堤柳色
- 次韻月灣東湖十咏 雙塔鈴音
- 次韻月灣東湖十咏 孔廟松風
- 次韻月灣東湖十咏 顔亭荷雨
- 次韻月灣東湖十咏 湖中孤寺
- 次韻月灣東湖十咏 洲上百花
- 次韻月灣東湖十咏 薦福茶煙
- 次韻月灣東湖十咏 新橋酒斾
- 次韻月灣東湖十咏 江城暮角
- 次韻月灣東湖十咏 芝嶠晴雲
- 七月十七夜夢中見亡孫概覺而悽愴不已
- 對菊用先大父雲巖先生仰高堂壁間韻
- 讀靖節和靖詩偶成寄仲退
- 次韻江道可見寄五絕 其一
- 次韻江道可見寄五絕 其二
- 次韻寄題文溪許氏秋圃
- 飯牛
- 腰痛苦甚戲作二絕句
- 正月廿七月灣來訪折千葉紅梅一枝爲贈
- 七月十六夜對月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