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三六一○至卷三六五二/全宋詩卷三六四一/戴表元

  1. 大名元復初郎中携示感遇五言八章次韻并陳東平曹子貞編修薊丘曹克明 其一
  2. 大名元復初郎中携示感遇五言八章次韻并陳東平曹子貞編修薊丘曹克明 其二
  3. 大名元復初郎中携示感遇五言八章次韻并陳東平曹子貞編修薊丘曹克明 其三
  4. 大名元復初郎中携示感遇五言八章次韻并陳東平曹子貞編修薊丘曹克明 其四
  5. 大名元復初郎中携示感遇五言八章次韻并陳東平曹子貞編修薊丘曹克明 其五
  6. 大名元復初郎中携示感遇五言八章次韻并陳東平曹子貞編修薊丘曹克明 其六
  7. 大名元復初郎中携示感遇五言八章次韻并陳東平曹子貞編修薊丘曹克明 其七
  8. 大名元復初郎中携示感遇五言八章次韻并陳東平曹子貞編修薊丘曹克明 其八
  9. 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將假館宗陽橋稍有閒暇乃爲次韻因寄訊彼中吳子善前輩 其一
  10. 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將假館宗陽橋稍有閒暇乃爲次韻因寄訊彼中吳子善前輩 其二
  11. 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將假館宗陽橋稍有閒暇乃爲次韻因寄訊彼中吳子善前輩 其三
  12. 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將假館宗陽橋稍有閒暇乃爲次韻因寄訊彼中吳子善前輩 其四
  13. 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將假館宗陽橋稍有閒暇乃爲次韻因寄訊彼中吳子善前輩 其五
  14. 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將假館宗陽橋稍有閒暇乃爲次韻因寄訊彼中吳子善前輩 其六
  15. 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將假館宗陽橋稍有閒暇乃爲次韻因寄訊彼中吳子善前輩 其七
  16. 韓君美經歷賦孟夏木長五詩示僕因寫鄙懷通呈阮使君
  17. 以羔裘如濡洵美且侯韻爲八詩送夾谷子括赴明州推官 其一
  18. 以羔裘如濡洵美且侯韻爲八詩送夾谷子括赴明州推官 其二
  19. 送袁季源之婺州因簡范經歷
  20. 次韻答朱侯招遊海山
  21. 題陳高士所藏冬青枝上白頭翁畫
  22. 以空飛本無迹韻爲五詩往扣廣微張公
  23. 浴蠶沙溪水一首爲上饒陳烈婦作
  24. 書歎七首 其一
  25. 書歎七首 其二
  26. 書歎七首 其三
  27. 書歎七首 其四
  28. 書歎七首 其五
  29. 書歎七首 其六
  30. 書歎七首 其七
  31. 觀村中禱雨三首 其一
  32. 觀村中禱雨三首 其二
  33. 觀村中禱雨三首 其三
  34.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 其一
  35.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 其二
  36.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 其三
  37.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 其四
  38.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 其五
  39.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 其六
  40.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 其七
  41.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 其八
  42.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 其九
  43. 山中玩物雜言十首 其一○
  44. 自居剡源少遇樂歲辛巳之秋山田可擬上熟吾貧庶幾得少安乎乃和淵明貧士七首與鄰人歌而樂之 其一
  45. 自居剡源少遇樂歲辛巳之秋山田可擬上熟吾貧庶幾得少安乎乃和淵明貧士七首與鄰人歌而樂之 其二
  46. 自居剡源少遇樂歲辛巳之秋山田可擬上熟吾貧庶幾得少安乎乃和淵明貧士七首與鄰人歌而樂之 其三
  47. 自居剡源少遇樂歲辛巳之秋山田可擬上熟吾貧庶幾得少安乎乃和淵明貧士七首與鄰人歌而樂之 其四
  48. 自居剡源少遇樂歲辛巳之秋山田可擬上熟吾貧庶幾得少安乎乃和淵明貧士七首與鄰人歌而樂之 其五
  49. 自居剡源少遇樂歲辛巳之秋山田可擬上熟吾貧庶幾得少安乎乃和淵明貧士七首與鄰人歌而樂之 其六
  50. 自居剡源少遇樂歲辛巳之秋山田可擬上熟吾貧庶幾得少安乎乃和淵明貧士七首與鄰人歌而樂之 其七
  51. 丁氏厚德堂
  52. 排律十七韻賀阮侯伯子
  53. 傍家東北有山曰紹地余幸得之規以爲素莊也
  54. 謝陳君祥憲使
  55. 和陶乞食
  56. 老樹
  57. 伯收東岡麥
  58. 邀陳氏子飯歸似銅山珣老
  59. 饑旱
  60. 余居之西偏有小室名嗇庵詩以識之
  61. 君莫誇少年一首贈余光遠
  62. 鄰峰
  63. 春日城南聞禽鳥聲喧甚爲賦二十二韻
  64. 林貴父投老謁銓有贈
  65. 陳晦父赴銓十三韻
  66. 次韻答鹽官傅秀才
  67. 南巖留宿分韻落字
  68. 朱使君家諸郎將別十一韻
  69. 掩篋
  70. 七陽字
  71. 班溪
  72. 宿福海寺
  73. 六月十三日壽陳子徽太博十首以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爲韻 其三
  74. 次和焦治中雲洞紀遊十四韻
  75. 信府同知黄侯名其讀書之室曰廣居
  76. 丙午二月十五日以府檄出宿了岩
  77. 送官歸作
  78. 六月十三日壽陳子徽太博十首以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爲韻 其一
  79. 六月十三日壽陳子徽太博十首以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爲韻 其二
  80. 六月十三日壽陳子徽太博十首以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爲韻 其四
  81. 六月十三日壽陳子徽太博十首以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爲韻 其五
  82. 六月十三日壽陳子徽太博十首以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爲韻 其六
  83. 六月十三日壽陳子徽太博十首以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爲韻 其七
  84. 六月十三日壽陳子徽太博十首以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爲韻 其八
  85. 六月十三日壽陳子徽太博十首以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爲韻 其九
  86. 六月十三日壽陳子徽太博十首以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爲韻 其一○
  87. 陳茂陽書監赴史氏塾
  88. 春風
  89. 八月十五夜雨中微有月色
  90. 九日與兒輩遊中溪
  91. 閬風舒先生客居棠溪袁仲素家見示竹簾詩戲作問答二首 其一
  92. 閬風舒先生客居棠溪袁仲素家見示竹簾詩戲作問答二首 其二
  93. 古詩十五韻送胡天放西遊
  94. 舟中望紫巖
  95. 次韻答二袁
  96. 感物二首 其一
  97. 感物二首 其二
  98. 八月十六張園玩月得一字
  99. 鹿頂山朝暉軒爲東玉師賦
  100. 送陳養晦赴松陽校官
  101. 送鄉友林耕道往信州因寄李明通
  102. 鄰友陳養直請賦山心樓
  103. 刈園詩爲竺秀才作
  104. 秋蟲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