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三四○六至卷三四五三/全宋詩卷三四五二/陳杰

  1. 元旦南郊慶成
  2. 天基節特晴
  3. 人日立春極寒
  4. 臘月中旬立春快雪遄晴
  5. 除日始雪遄霽
  6. 過小孤順風縱帆瞬息數百里
  7. 獅子寨小港軃風
  8. 閫下忽動歸興
  9. 舊愛靈溪渡風物之美歸途由浙而江即目成詠
  10. 歲晏大風
  11. 三朝書窗
  12. 得菊花絕黄
  13. 歸舟發南浦
  14. 送淮漕洪監移節江東暫回天目
  15. 和鄧中齋至日舟中七言
  16. 正月三日甲子題
  17. 寸祿
  18. 京口閒行逢李編校謂嘗共蒱戲於長安酒家殊惘然也
  19. 贈艾校尉
  20. 憲使魏青崖惠拄杖堅多節而色尚黄惟額用白立秋後十日聲詩
  21. 沙頭點視城池
  22. 挽陶縣令叔元
  23. 挽張提點自創玄都觀歸故山羽化
  24. 聞履齋丞相再論貶
  25. 黄孟博辭往鄂渚贈別
  26. 滕王閣
  27. 冬至前七日青崖分送新曆
  28. 陪蜀士文昌醮
  29. 仲宣樓
  30. 和諸君野舟之作
  31. 寄題興國倅廳湖山偉觀樓
  32. 答龔帥幹楚清
  33. 和大閫芍藥讌韻
  34. 端午命童採藥
  35. 詠物
  36. 病起
  37. 尋蘇雲卿隠處
  38. 風沙
  39. 寄贈
  40. 詩客有歎不遇者作詩人傲以慰之
  41. 伯文覓雞雛賦送
  42. 携碧香酒賞紅白桃因觀江漲
  43. 題王氏先壠壽松亭
  44. 徐子蒼自金陵遣詩來用韻送魚腊
  45. 守歲
  46. 上元果晴讌南樓詩弈盡歡用韻
  47. 五日江亭即事
  48. 題菊鄉亭
  49. 把茅
  50. 南樓登高
  51. 江天
  52. 出郊
  53. 予以甲寅冬過弋陽石橋戊辰正月重過
  54. 和陳郎中時舉清夜不寐
  55. 惡講義不遜者
  56. 用同官南樓韻尾聯以慰李倅子發
  57. 又登南樓
  58. 揚州城樓
  59. 索隠張君風鑒兼人未嘗衣帛食肉自謂數短故勉之歸就肆焉
  60. 小惠
  61. 泛西湖
  62. 和韻歸趙宗聖詩卷
  63. 和韻歸張通父詩卷
  64. 天命
  65. 武甯道間遇故舊於負販中
  66. 感興
  67. 和雷侍郎賀雪賜燕
  68. 空第
  69. 除夕
  70. 立春久渴雨大閫正月八日禱遄應
  71. 贈張慈寶五行精到奇中
  72. 即事二首 其一
  73. 即事二首 其二
  74. 感懷
  75. 十二月二十六日蔡叔庸至剪燭聽雨
  76. 元宵
  77. 挽雷尚書喪歸二首 其一
  78. 挽雷尚書喪歸二首 其二
  79. 挽龔竹卿
  80. 挽黄思梅
  81. 挽范安仲死寇
  82. 和林一父自溫陵寄詩由信上再忤時貴歸本貫
  83. 和伯文送丁校尉往維揚伯文嘗教之避禍不從
  84. 和欽弟讀予孫吳之作
  85. 和天民寄筆
  86. 和姚山長一甫
  87. 和王守城山
  88. 和敖教諭
  89. 和夏南麓繡斧曾驅當道狼及答尹存吾喻仁山携詩相過值出
  90. 和曾平山見貽蚤自溫榮挹豔香韻
  91. 與節東歸和同幕送行之作
  92. 胡端逸結庵於清江之草鞋甲歲晏言別始知猶有九袠母在敬和韻
  93. 永穆陵復土隨龍除官甚盛
  94. 徐祠曾碑久仆前山長胡端逸與士友共豎之邀予賦
  95. 沙頭送客和伯文
  96. 食客
  97. 讀邸報 其一
  98. 讀邸報 其二
  99. 見邸報
  100. 扶憊效死清事久廢奏院郭公應酉以舊翹館客自杭來談江上師潰及京城非才誤著極爲不平且辱惠書明日又爲嶺海之行勉强用韻
  101. 迓古心觀相帥長沙
  102. 中齋生朝
  103. 山居
  104. 窮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