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三三三七至卷三四○五/全宋詩卷三三五八/陳著

  1. 次韻張子華七夕
  2. 次韻劉後村所贈延慶主僧圭復翁詩三首 其一
  3. 次韻劉後村所贈延慶主僧圭復翁詩三首 其二
  4. 次韻劉後村所贈延慶主僧圭復翁詩三首 其三
  5. 次韻惟西堂巧山二首 其一
  6. 次韻惟西堂巧山二首 其二
  7. 次和梅山弟二首 其一
  8. 次和梅山弟二首 其二
  9. 次和天童僧惠杲書記袖詩來訪三首 其一
  10. 次和天童僧惠杲書記袖詩來訪三首 其二
  11. 次和天童僧惠杲書記袖詩來訪三首 其三
  12. 次韻屠仰之詠火
  13. 贈東隠小師林復祖
  14. 次單君範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十絕 其一
  15. 次單君範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十絕 其二
  16. 次單君範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十絕 其三
  17. 次單君範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十絕 其四
  18. 次單君範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十絕 其五
  19. 次單君範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十絕 其六
  20. 次單君範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十絕 其七
  21. 次單君範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十絕 其八
  22. 次單君範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十絕 其九
  23. 次單君範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十絕 其一○
  24. 贊齡叟留東隠二首 其一
  25. 贊齡叟留東隠二首 其二
  26. 蒙齋習菴皆有詩在慈雲閣沈端憲又有記文刻石因成二絕 其一
  27. 蒙齋習菴皆有詩在慈雲閣沈端憲又有記文刻石因成二絕 其二
  28. 寄南湖主人海雪岑
  29. 哭趙觀使墓
  30. 送酒與蒲萄與來石門
  31. 早晴出門
  32. 南山白雲
  33. 偶成
  34. 早行到慈雲
  35. 酒邊
  36. 送董稼山二首 其一
  37. 送董稼山二首 其二
  38. 梅山醉歸
  39. 乙酉正月二十日遊慈雲三首 其一
  40. 乙酉正月二十日遊慈雲三首 其二
  41. 乙酉正月二十日遊慈雲三首 其三
  42. 元宵薇山內弟酒邊五首 其一
  43. 元宵薇山內弟酒邊五首 其二
  44. 元宵薇山內弟酒邊五首 其三
  45. 元宵薇山內弟酒邊五首 其四
  46. 元宵薇山內弟酒邊五首 其五
  47. 與西寺月石橋二首 其一
  48. 與西寺月石橋二首 其二
  49. 上乘方丈
  50. 宜晚小酌二首 其一
  51. 宜晚小酌二首 其二
  52. 坐凝光亭看麥
  53. 偶成梅山園有酌
  54. 留稼山
  55. 齡叟得稼山好語因贊之
  56. 弟觀爲衆奉里神於丹山僧舍有五絕因趁韻 其一
  57. 弟觀爲衆奉里神於丹山僧舍有五絕因趁韻 其二
  58. 弟觀爲衆奉里神於丹山僧舍有五絕因趁韻 其三
  59. 弟觀爲衆奉里神於丹山僧舍有五絕因趁韻 其四
  60. 弟觀爲衆奉里神於丹山僧舍有五絕因趁韻 其五
  61. 重午酒邊四句書宜晚
  62. 丙戌人日與內姪汪景淵同飲於宜晚二首 其一
  63. 丙戌人日與內姪汪景淵同飲於宜晚二首 其二
  64. 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 廣莫軒
  65. 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 慶登橋
  66. 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 虛白觀
  67. 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 岳林
  68. 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 雪竇
  69. 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 鳳花
  70. 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 龍松
  71. 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 石夫人
  72. 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 楊梅
  73. 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 耀碑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