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二八一一至卷二八五五/全宋詩卷二八一九/戴復古
- 臘梅二首 其一
- 臘梅二首 其二
- 汀州道上
- 題周仁甫古香堂二首 其一
- 題周仁甫古香堂二首 其二
- 寄興 其一
- 寄興 其二
- 贈萬杉老秀癡翁二首 其一
- 贈萬杉老秀癡翁二首 其二
- 江村晚眺二首 其一
- 江村晚眺二首 其二
- 見山居可喜
- 初夏
- 桂
- 江陰浮遠堂
- 淮村兵後
- 盱眙北望
- 訪友人家即事
- 晚春
- 揚州端午呈趙帥
- 次韵郭子秀曉行
- 山村 其一
- 山村 其二
- 題吳熙仲雲萍錄
- 湘中遇翁靈舒
- 客中秋晚
- 都中冬日
- 湖上
- 冬至
- 釣臺
- 端午豐宅之提舉送酒
- 同蘄州上官節推登光州增勝樓
- 次韵梅花
- 酴醾
- 次韵盧申之正字野興
- 題黄州謝深道國正山庵
- 題鄭子壽野趣
- 山中見梅
- 湘西寺觀瀾軒
- 道鄉臺
- 定王臺
- 陶侃柏
- 東池
- 寧鄉道上遇張伯聲
- 初夏游張園
- 鄂渚解纜
- 別許季如
- 船過桐江懷郭聖與
- 買歸舟篙子請占牌戲成口號
- 書事
- 綠陰亭自唐時有之到今五百年盧肇二三公題詩之後吟聲寂寂久矣亭前古木不存綠陰之名殆成虛設今詩人李賈友山作尉于此實居此亭公事之暇與江山風景應接境因人勝見於吟筆多矣友人石屏戴復古訪之相與周旋于亭上題四絕句以記曾來 其一
- 綠陰亭自唐時有之到今五百年盧肇二三公題詩之後吟聲寂寂久矣亭前古木不存綠陰之名殆成虛設今詩人李賈友山作尉于此實居此亭公事之暇與江山風景應接境因人勝見於吟筆多矣友人石屏戴復古訪之相與周旋于亭上題四絕句以記曾來 其二
- 綠陰亭自唐時有之到今五百年盧肇二三公題詩之後吟聲寂寂久矣亭前古木不存綠陰之名殆成虛設今詩人李賈友山作尉于此實居此亭公事之暇與江山風景應接境因人勝見於吟筆多矣友人石屏戴復古訪之相與周旋于亭上題四絕句以記曾來 其三
- 綠陰亭自唐時有之到今五百年盧肇二三公題詩之後吟聲寂寂久矣亭前古木不存綠陰之名殆成虛設今詩人李賈友山作尉于此實居此亭公事之暇與江山風景應接境因人勝見於吟筆多矣友人石屏戴復古訪之相與周旋于亭上題四絕句以記曾來 其四
- 次韵谷口鄭東子見寄 其一
- 次韵谷口鄭東子見寄 其二
- 次韵谷口鄭東子見寄 其三
- 次韵谷口鄭東子見寄 其四
- 次韵谷口鄭東子見寄 其五
- 次韵谷口鄭東子見寄 其六
- 寄後村劉潜夫 其一
- 寄後村劉潜夫 其二
- 寄後村劉潜夫 其三
- 中秋李漕冰壺燕集
- 登樓絕句和者甚多又從而用韵擇其可錄者錄之 其一
- 登樓絕句和者甚多又從而用韵擇其可錄者錄之 其二
- 登樓絕句和者甚多又從而用韵擇其可錄者錄之 其三
- 登樓絕句和者甚多又從而用韵擇其可錄者錄之 其四
- 寄上趙南仲樞密 其一
- 寄上趙南仲樞密 其二
- 初夏
- 覓芍藥代簡豈潜
- 趙葦江與東嘉詩社諸君游一日携吟卷見過一語謝其來
- 得早梅一枝携訪酒家
- 巾子山翠微閣
- 贈饒叔虎談易論命多奇中
- 招山乃詩人劉叔擬故居朱清之得其地清之赴南宮中道而返就招山卜築不久亦去世 其一
- 招山乃詩人劉叔擬故居朱清之得其地清之赴南宮中道而返就招山卜築不久亦去世 其二
- 湖南漕李革夫被召乃丐歸 其一
- 湖南漕李革夫被召乃丐歸 其二
- 清明感傷
- 次韵李伯高
- 嶽市勝業寺悅亭
- 訪舊
- 代簡答夏肯父
- 寄劉潜夫
- 周子益年八十赴殿 其一
- 周子益年八十赴殿 其二
- 觀捕黄雀
- 九日
- 雪中觀梅鄭子壽畏寒不到
- 鄭子壽野趣燒燭醉梅花
- 東湖看花呈宋原父
- 贛州上清道院呈姚雪蓬
- 無題
- 到南昌呈宋愿父伯仲黄子魯諸丈 其一
- 到南昌呈宋愿父伯仲黄子魯諸丈 其二
- 入閩道中
- 嚴儀卿約李友山高與權酌別
- 李敷文酌別席上口占
- 李友山索詩卷汀州急遞到昭武
- 題牛圖
- 既別諸故舊獨黄希聲往曲江稟議未回不及語離 其一
- 既別諸故舊獨黄希聲往曲江稟議未回不及語離 其二
- 林伯仁話別二絕 其一
- 林伯仁話別二絕 其二
- 題陳景明梅廬 其一
- 題陳景明梅廬 其二
- 題蔡中卿青在堂二首 其一
- 題蔡中卿青在堂二首 其二
- 劉子及贈瑞桂
- 寄玉溪林逢吉六首 其一
- 寄玉溪林逢吉六首 其二
- 寄玉溪林逢吉六首 其三
- 寄玉溪林逢吉六首 其四
- 寄玉溪林逢吉六首 其五
- 寄玉溪林逢吉六首 其六
- 重陽
- 題梅嶺雲封四絕 其一
- 題梅嶺雲封四絕 其二
- 題梅嶺雲封四絕 其三
- 題梅嶺雲封四絕 其四
- 戲題詩藁
-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與李賈嚴羽共觀前輩一兩家詩及晚唐詩因有論詩十絕子文見之謂無甚高論亦可作詩家小學須知 其一
-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與李賈嚴羽共觀前輩一兩家詩及晚唐詩因有論詩十絕子文見之謂無甚高論亦可作詩家小學須知 其二
-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與李賈嚴羽共觀前輩一兩家詩及晚唐詩因有論詩十絕子文見之謂無甚高論亦可作詩家小學須知 其三
-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與李賈嚴羽共觀前輩一兩家詩及晚唐詩因有論詩十絕子文見之謂無甚高論亦可作詩家小學須知 其四
-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與李賈嚴羽共觀前輩一兩家詩及晚唐詩因有論詩十絕子文見之謂無甚高論亦可作詩家小學須知 其五
-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與李賈嚴羽共觀前輩一兩家詩及晚唐詩因有論詩十絕子文見之謂無甚高論亦可作詩家小學須知 其六
-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與李賈嚴羽共觀前輩一兩家詩及晚唐詩因有論詩十絕子文見之謂無甚高論亦可作詩家小學須知 其七
-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與李賈嚴羽共觀前輩一兩家詩及晚唐詩因有論詩十絕子文見之謂無甚高論亦可作詩家小學須知 其八
-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與李賈嚴羽共觀前輩一兩家詩及晚唐詩因有論詩十絕子文見之謂無甚高論亦可作詩家小學須知 其九
-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與李賈嚴羽共觀前輩一兩家詩及晚唐詩因有論詩十絕子文見之謂無甚高論亦可作詩家小學須知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