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二六八九至卷二七三六/全宋詩卷二六九二/孫應時

  1. 唐侯仲友之守台爲浮梁於江象山令蔣鶚考叔賦江有濟三章以獻余時官於台見而陋之作江有梁 其一
  2. 唐侯仲友之守台爲浮梁於江象山令蔣鶚考叔賦江有濟三章以獻余時官於台見而陋之作江有梁 其二
  3. 唐侯仲友之守台爲浮梁於江象山令蔣鶚考叔賦江有濟三章以獻余時官於台見而陋之作江有梁 其三
  4. 唐侯仲友之守台爲浮梁於江象山令蔣鶚考叔賦江有濟三章以獻余時官於台見而陋之作江有梁 其四
  5. 送張敬夫栻以追送不作遠爲韵賦詩五章藉手言別不勝惓惓愛助之誠情見乎辭惟高明幸教 其一
  6. 送張敬夫栻以追送不作遠爲韵賦詩五章藉手言別不勝惓惓愛助之誠情見乎辭惟高明幸教 其二
  7. 送張敬夫栻以追送不作遠爲韵賦詩五章藉手言別不勝惓惓愛助之誠情見乎辭惟高明幸教 其三
  8. 送張敬夫栻以追送不作遠爲韵賦詩五章藉手言別不勝惓惓愛助之誠情見乎辭惟高明幸教 其四
  9. 七月一日獨遊頂山上方院
  10. 立夏日汎舟遊青山憩楊氏庵示諸生
  11. 四明山記遊八十韵
  12. 送張敬夫栻以追送不作遠爲韵賦詩五章藉手言別不勝惓惓愛助之誠情見乎辭惟高明幸教 其五
  13. 送友人楊仲能東下以一蹴自造青雲分韵得一字
  14. 讀晦翁遺文悽愴有作
  15. 和魏公再用韵勉子孫學
  16. 和陳亮功張次夔二同年唱酬廉字誠字之作 其一
  17. 和陳亮功張次夔二同年唱酬廉字誠字之作 其二
  18. 用前韵感事 其一
  19. 用前韵感事 其二
  20. 李允蹈以詩見詒走筆和之李號能詩諸貴人客也
  21. 李允蹈再詩言別次韵
  22. 吳文伯用李允蹈追字韵見贈亦次答之
  23. 和答司馬宜春遡
  24. 答潘文叔見寄予十月嘗訪文叔文叔許來而猶未也
  25. 毗陵龔君以崈見投古風思致不凡依韵答之 其一
  26. 毗陵龔君以崈見投古風思致不凡依韵答之 其二
  27. 趙唐卿邀游西湖即席賦十二韵
  28. 送彭子復臨海令滿秩 其四
  29. 游靈巖觀瀑布
  30. 鄭倅是歲七月同游和余韵復和酬之
  31. 孫生康祖從予海陵予薦之滁守趙叔明之門送以古詩
  32. 和劉過夏蟲五詠 蛛
  33. 和劉過夏蟲五詠 螢
  34. 和劉過夏蟲五詠 蚓
  35. 和劉過夏蟲五詠 蚊
  36. 和劉過夏蟲五詠 蛙
  37. 用范叔剛韵送陳亮功同年
  38. 如寧庵
  39. 庭下小檜
  40. 石應之校書招同胡崇禮趙幾道飲白蓮社晚雨
  41. 小舟過吳江風雨大作夜泊三家村翌日風回到家日未中
  42. 送彭子復臨海令滿秩 其一
  43. 送彭子復臨海令滿秩 其二
  44. 送彭子復臨海令滿秩 其三
  45. 送王木叔推官滿秩 其一
  46. 送王木叔推官滿秩 其二
  47. 送王木叔推官滿秩 其三
  48. 送台州沈虞卿使君入朝 其一
  49. 送台州沈虞卿使君入朝 其二
  50. 送台州沈虞卿使君入朝 其三
  51. 不寐
  52. 別黄巖范令
  53. 和制帥效謝康樂體
  54. 臨海道中書懷 其一
  55. 臨海道中書懷 其二
  56. 頂山禱雨
  57. 章安鎮感事
  58. 端午侍母氏飲有懷二兄偶閲二蘇是日高安唱和慨然用韵
  59. 五月二十日還舊居有感
  60. 夜讀書有感
  61. 和甲辰秋夜讀書有感韵
  62. 黄州呈趙使君 其一
  63. 黄州呈趙使君 其二
  64. 黄州呈趙使君 其三
  65. 小孤山曉望
  66. 到荆州春物正佳樞使王公招宴歡甚已而幕府諸公携餞荆江亭併成四詩 其一
  67. 到荆州春物正佳樞使王公招宴歡甚已而幕府諸公携餞荆江亭併成四詩 其二
  68. 到荆州春物正佳樞使王公招宴歡甚已而幕府諸公携餞荆江亭併成四詩 其三
  69. 到荆州春物正佳樞使王公招宴歡甚已而幕府諸公携餞荆江亭併成四詩 其四
  70. 答王甫撫幹和荆江亭韵 其一
  71. 答王甫撫幹和荆江亭韵 其二
  72. 答王甫撫幹和荆江亭韵 其三
  73. 答王甫撫幹和荆江亭韵 其四
  74. 澗壁梁公主祠云武帝女也據高塚上林木鬰然形勢開敞蓋公主所葬歟無碑志未及考諸記載士大夫留詩未見有起人意者余守風四日爲十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