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二六一四至卷二六四三/全宋詩卷二六三二/趙蕃

  1. 呈辛卿二首 其一
  2. 呈辛卿二首 其二
  3. 進之復有湘潭之役二詩見惜別意 其一
  4. 進之復有湘潭之役二詩見惜別意 其二
  5. 湖洲贈別劉叔驥昆仲
  6. 別趙常德
  7. 別晦菴
  8. 留別邢大聲昆仲
  9. 留別趙南紀
  10. 留別俞孝顯孝揚
  11. 留別在伯
  12. 鍾子崧己丑歲簿秩滿去今自饒州教授還猶選人也感嘆之餘賦以別
  13. 贈別徐永叔
  14. 別范建康
  15. 別朱子大蘇召叟昆仲
  16. 留別周愚卿兄弟
  17. 留別叔驥和叔
  18. 寄周昭禮
  19. 寄劉凝遠丈二首 其一
  20. 寄劉凝遠丈二首 其二
  21. 得周畏知書病久不報以詩寄之
  22. 去年過鉛山一見季承自後邈不相聞秋試度必入城因成父行寄之以詩
  23. 以孟夏唱酬陳子高詩寄季承并借窮愁志及其兄興化集四首 其一
  24. 以孟夏唱酬陳子高詩寄季承并借窮愁志及其兄興化集四首 其二
  25. 以孟夏唱酬陳子高詩寄季承并借窮愁志及其兄興化集四首 其三
  26. 以孟夏唱酬陳子高詩寄季承并借窮愁志及其兄興化集四首 其四
  27. 九日寄和父弟
  28. 寄懷畏知二首 其一
  29. 寄懷畏知二首 其二
  30. 久不聞表叔張平子安否覓使寄此
  31. 寄懷子進昆仲三首 其一
  32. 寄懷子進昆仲三首 其二
  33. 寄懷子進昆仲三首 其三
  34. 寄懷畏知二首 其一
  35. 寄懷畏知二首 其二
  36. 過吉水問蕭伯和兄弟云在縣四十里之羅陂遠不及見以詩寄之併呈仲和
  37. 寄南安李使君三章 其一
  38. 寄南安李使君三章 其二
  39. 寄南安李使君三章 其三
  40. 寄贈孫教授兄弟
  41. 成父自太和來相看復回既別有作寄之
  42. 寄俞玉汝
  43. 十二月初六夜夢客溧陽半月而未見晦菴夢中以見遲爲併作詩謝之首句云平生知己晦菴老歲晚方懷見晚羞寐而診曰羈於一官久去師門精神之感形見如此耶用其句賦詩一章寄上
  44. 聞劉彥說率友生過別業以詩寄之與彥說之約者皆當和此詩也
  45. 因誠齋寄張三十叔
  46. 寄孫從之
  47. 寄趙著作
  48. 寄彭元思
  49. 寄黄子耕
  50. 寄曾季永
  51. 寄愚卿兄弟兼屬伯威
  52. 寄趙文鼎
  53. 寄道正闍黎二老師并帖季蕭兄
  54. 寄倪好問
  55. 寄贈侯宿彥明
  56. 李商叟傳錄臨川與黎師侯唱酬懷曾文清公長句用韻作四首 其一
  57. 李商叟傳錄臨川與黎師侯唱酬懷曾文清公長句用韻作四首 其二
  58. 李商叟傳錄臨川與黎師侯唱酬懷曾文清公長句用韻作四首 其三
  59. 李商叟傳錄臨川與黎師侯唱酬懷曾文清公長句用韻作四首 其四
  60. 寄徐季純于去非兼屬梁和仲曾元之吳仲權
  61. 寄甘叔異戶曹賈季承鄧南季教授二首 其一
  62. 寄甘叔異戶曹賈季承鄧南季教授二首 其二
  63. 寄陳擇之
  64. 寄周允升
  65. 子耕錄寄老圃賦及千秋觀諸詩寄謝
  66. 寄謝景英丈
  67. 子進昆仲俱和寄懷三詩復次韻 其一
  68. 子進昆仲俱和寄懷三詩復次韻 其二
  69. 子進昆仲俱和寄懷三詩復次韻 其三
  70. 次韻程士和并帖元衡
  71. 審知用由字韻作詩見示次韻
  72. 次韻僉判丈
  73. 次韻斯遠見寄
  74. 次韻何叔信
  75. 趙龍泉惠書及和三詩且用孫溫叟韻作詩見勞次韻
  76. 次韻何叔信劉元之魏昭父
  77. 次韻王駒父
  78. 次韻葉德章見示
  79. 次韻嚴從禮兼簡明叔
  80. 在伯用沅陵韻見貽次韻
  81. 王亢宗自玉山寄二詩次韻報之 其一
  82. 王亢宗自玉山寄二詩次韻報之 其二
  83. 游宋衡送示登明錄詩卷次韻併呈同賦諸公
  84. 次韻和仲留別之什
  85. 昨日過仲威不值作詩來謝因次其韻併呈明叔
  86. 次韻成父
  87. 次韻在伯夏夜獨坐見懷之作
  88. 次韻審知十七夜
  89. 簽判丈讀曾文清公坐聞幽鳥語勝與俗人言之句感之爲長句蕃謹次韻同賦
  90. 簽判丈再枉長句次韻
  91. 次韻歐陽全真送行
  92. 次韻李子永見貽
  93. 次韻孫溫叟問訊之韻
  94. 在伯用巴字韻垂示次韻以報
  95. 次韻希登送行之什
  96. 楊錄事以僕與孫溫叟唱酬韻作詩見貽又用僕與吳夢與詩韻作詩贈夢與兼以見及併次韻二首 其一
  97. 楊錄事以僕與孫溫叟唱酬韻作詩見貽又用僕與吳夢與詩韻作詩贈夢與兼以見及併次韻二首 其二
  98. 次韻子耕去秋臨安歸途見過於玉山智門寺之作
  99. 過豐城訪甘叔異聞在曲江之磯頭庵放舟過之棹未及弭迎勞之詩已至次韻上呈
  100. 次韻徐丞用韻見示
  101. 次韻南澗韓先生二首 其一
  102. 次韻南澗韓先生二首 其二
  103. 次韻李商叟見示
  104. 簽判丈以新字韻作長句見贈次韻
  105. 次韻伯瑞叔驥常字韻
  106. 遠齋用常字韻見貽次韻
  107. 次韻遠齋夜飲舒嘯之作併呈坐間諸公
  108. 次韻王進之雨中見懷并示詩卷
  109. 次韻伯瑞見示并懷叔驥和叔
  110. 慈利簿樂思中自沅州考試回經過見之留以小酌既以詩來次韻
  111. 次韻魏饒州用蕃唱酬詩卷最後一篇韻見贈之作
  112. 次韻李子永
  113. 次韻蕭之沈弟
  114. 九日次韻斯遠去年是日同成父登半山亭見懷之什寄斯遠兼示成父
  115. 在伯用銅字韻作詩復次韻二首 其一
  116. 在伯用銅字韻作詩復次韻二首 其二
  117. 遠齋和示疏字韻四詩復用韻併呈子肅 其一
  118. 遠齋和示疏字韻四詩復用韻併呈子肅 其二
  119. 遠齋和示疏字韻四詩復用韻併呈子肅 其三
  120. 遠齋和示疏字韻四詩復用韻併呈子肅 其四
  121. 上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