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二六一四至卷二六四三/全宋詩卷二六二二/趙蕃

  1. 永豐令括蒼章君尉上蔡謝君以淳熙改元二月晦日勸農於負郭祖印院事已率蕃爲汎舟之役
  2. 四月十二日以夏潦暴甚艤舟辰之鐵槍崖下偶得浮木於水中宛然如山因其形似名曰卧嶺立峰喜而賦詩當寄交友之能詩者求著語焉
  3. 八月二十四日同審知登塔山用審知前載九日留題之韻作二首時彥博歸及常山 其一
  4. 八月二十四日同審知登塔山用審知前載九日留題之韻作二首時彥博歸及常山 其二
  5. 明日同數公復登山忽聞履聲乃審知也携和詩三篇來復用韻作一首
  6. 貴溪隔岸有二巖僕舊遊也聞子暢受秋租於彼以詩寄之
  7. 次韻斯遠同宿歲寒西軒六韻
  8. 謁孺子祠後由南昌還艤舟之地
  9. 呈齊之二首 其一
  10. 呈齊之二首 其二
  11. 主山湖圍二渡
  12. 約明叔過買江天閣
  13. 白鷺洲詞寄曾裘甫
  14. 示兒
  15. 十八日記夢
  16. 別韓尚書
  17. 寄新喻丞章季亨
  18. 送王亢宗赴劍浦丞
  19. 送丁懷忠朝佐赴象州教授二首 其一
  20. 送丁懷忠朝佐赴象州教授二首 其二
  21. 再次韻呈審知
  22. 送徐季益赴婺州陳尚書之招并屬寄謝郡守韓侍郎
  23. 送程提幹
  24. 留別子肅
  25. 次韻呈審知
  26. 審知以詩送行借韻留別
  27. 季奕枉詩送行借審知韻奉別并呈伯元
  28. 孝顯追送至沙溪書所見以別
  29. 成父來自玉山審知有送行詩且以見及次韻
  30. 次韻徐運使送行
  31. 再次韻審知索彥博送行之文
  32. 寄劉叔驥兼索遠齋伯瑞仲文叔魚叔驥和叔太和送行詩
  33. 文顯和答旦字韻詩再用前韻寄文顯
  34. 達觀僧紹本年九十能記東坡建中靖國題詩之事且云清都道士者坡同遊此寺坡題詩後道士臨之而滅其迹爲賦詩記此
  35. 寄楊溥子
  36. 鑑山主以天聖宣賜行道者五百金裝羅漢青{茲/瓦}香爐爲示復用韻
  37. 寄婺州喻良能叔奇
  38. 到家寄季承二首 其一
  39. 到家寄季承二首 其二
  40. 寄子暢文顯兼問僉判丈起居
  41. 以歸來後與斯遠倡酬詩卷寄辛卿
  42. 寄莫萬安
  43. 早過桃川不能謁一菴走筆寄之
  44. 初六日絕湖
  45. 送周守二首 其一
  46. 送周守二首 其二
  47. 泊舟桃花臺入妙香院
  48. 晨起聞杜鵑
  49. 南風行十八日早作
  50. 遊山谷寺贈住山欽老欽嗣愚丘詩
  51. 除夕萬安寄成父并示兒女
  52. 初六日阻風新淦二首 其一
  53. 初六日阻風新淦二首 其二
  54. 投宿聖仙寮
  55. 宿合龍山達觀寺用張澂達明壁間韻
  56. 博山道中
  57. 芙蓉道間二首 其一
  58. 芙蓉道間二首 其二
  59. 辰陽待嶽祠之命舟發武陵回寄從遊諸公
  60. 明叔有語贈贛丞曾幼度次韻簡明叔并寄幼度爲明叔賦買江天詩
  61. 次韻徐季純見貽
  62. 畢叔文携坡帖及與季真給事倡酬詩卷見訪於邢大聲家相與觀之明日次韻淳熙癸卯正月二十有一日也
  63. 次韻斯遠同彥章見過之作
  64. 次韻徐審知寄贈古句
  65. 呈葉懷寧陳參軍章簿公
  66. 用前韻呈碩父昆仲
  67. 坐間呈曾幼度兼屬陳明叔
  68. 呈審知
  69. 呈任邕州詔子言
  70. 曾季明經過相見聞壽岡先生掛冠之報且承動靜因其歸賦古句寄呈用坡谷贈王慶源韻
  71. 戲呈喻叔奇丈
  72. 留清江蒙簡兄壽玉徐兄思叔皆以文卷寵教愧未有以謝又承壽玉枉示古句仍用鄙韻謹次韻併呈二兄
  73. 二日晚得少空偶閲杜集無何墜火焚者數葉謹成古句致愧惜之意呈明叔仲威
  74. 送趙一叔江西漕赴召代成父作二首 其一
  75. 送趙一叔江西漕赴召代成父作二首 其二
  76. 莫萬安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