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二五五七至卷二六一三/全宋詩卷二六○五/曾丰

  1. 賦梅 其一
  2. 賦梅 其二
  3. 賦梅 其三
  4. 晨霜客路
  5. 題盤古山 其一
  6. 題盤古山 其二
  7. 會昌勸農
  8. 隆興貢院彭國壽以詩見示次韻奉酬
  9. 簡隠居陳公儔伯英
  10. 會昌小峴亭有碑侍郎陸公作也今通守蓋公之孫迺發家傳爲南齋宴坐之計敬酬見教
  11. 上魏太守壽
  12. 登滕王閣
  13. 江路見梅懷泉臺留主管王提幹
  14. 甲辰冬辭塚赴官寄曾鼎臣
  15. 買舟赴廣至太和逢迓吏
  16. 入廣至贛雪霽天朗聊舒耳目
  17. 赴廣過贛呈留主管王提幹
  18. 南康黎蔡昆仲四君子隆興乾道間與余爲廬陵郡庠同舍淳熙乙巳之元日余赴廣東漕屬道出南康敬賦一詩書兩通分遺之
  19. 爲廣東解嘲
  20. 五羊中秋熱未艾
  21. 南海祠東海中有小山可著屋
  22. 宿南海神祠東廊候月烹茶次聞雷
  23. 戊戌與彭元忠相別于安城丙午皆爲東廣幕屬遂獲再集
  24. 登浴日堂
  25. 四月二十七日登靈洲閣明日前迓新漕回首望閣賦長韻寄堂頭僧
  26. 昨與余遊如陳廣元張壽卿江伯紀陳通卿皆上計矣獨鄒用之鄧繼高困阨况今相去愈遠焉緬我懷因成兩詩各書一通寄之 其一
  27. 昨與余遊如陳廣元張壽卿江伯紀陳通卿皆上計矣獨鄒用之鄧繼高困阨况今相去愈遠焉緬我懷因成兩詩各書一通寄之 其二
  28. 同官醵呈林簽判
  29. 遊春集未成再賦呈趙司法
  30. 送春
  31. 和陸倅聞雨之韻
  32. 再簡陸倅諸公屢速小醵未成
  33. 陸倅連和三篇見示敬酬其一
  34. 丁未端月南倅率諸同幕遊景秦還至滴水巖南倅諸君賦兩詩爲倡隨例次韻 其一
  35. 丁未端月南倅率諸同幕遊景秦還至滴水巖南倅諸君賦兩詩爲倡隨例次韻 其二
  36. 落南二年無人相牽挽詩幾于廢羅子琳跫然至止喜而賦長韻
  37. 余出疏語示陳伯英伯英勉予讀傳燈錄諸書因用羅子琳韻挑伯英要看一轉語
  38. 陳伯英侍郎子也廣帥辟入幕既至參差帥別思所以處未定間余載酒相過
  39. 余以檄出陳機宜往西津候別余阻風不得前
  40. 至德慶崖下回想松江山
  41. 增城丞嘉禾張元輔纔過郡輒去未及款曲已而同校藝晉康 其一
  42. 增城丞嘉禾張元輔纔過郡輒去未及款曲已而同校藝晉康 其二
  43. 梅 其一
  44. 梅 其二
  45. 梅 其三
  46. 簡寄幼能弟
  47. 呈張彥容
  48. 散步後園
  49. 北歸回首謝庾嶺
  50. 自廣歸至南康與蔡承之黎夏卿劉成叟相見
  51. 北歸至廬陵過州學前記認舊遊嘆同舍之半不在也
  52. 解館歸至永豐繼善伯熊寶臣敦禮昆仲皆化去
  53. 自廣至永豐呈熊直卿鄒用之鄧繼高
  54. 招董彥文以下十二人小酌道舊
  55. 仲春既晴復雨
  56. 晚春告遊人
  57. 江水出峽
  58. 贈相士曾邵
  59. 十一月六日雨至次月一日始霽
  60. 冬行買酒炭自隨
  61. 歸途值去客
  62. 常山道中
  63. 再題嚴子陵釣臺
  64. 江下望永思陵
  65. 靈山
  66. 月巖
  67. 登會稽蓬萊閣讀唐宋士大夫詩
  68. 中都值東廣便馳寄管漕
  69. 過古暨見故人程夢良夢周
  70. 寄廣東提幹田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