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二四四一至卷二五○三/全宋詩卷二四五二/許及之

  1. 南省簾外唱和五首 其一
  2. 南省簾外唱和五首 其二
  3. 南省簾外唱和五首 其三
  4. 南省簾外唱和五首 其四
  5. 南省簾外唱和五首 其五
  6. 次韻留守劉觀文鹿鳴之什
  7. 劉正言講筵視職初直玉堂見案上所和高紫微陽字詩寵和二章見示因用韻答以一首深愧短拙
  8. 次韻常之歲晚督才叔詩課
  9. 次韻盧次夔直學投贈二首盧之父有師法方訓長孫鑄而次夔近繹子屈致教參孫發蒙 其一
  10. 次韻盧次夔直學投贈二首盧之父有師法方訓長孫鑄而次夔近繹子屈致教參孫發蒙 其二
  11. 約轉庵
  12. 百七丈和篇有盡道溫柔別有鄉誰知絳闕水茫茫之句意有屬也再用韻奉酬 其一
  13. 百七丈和篇有盡道溫柔別有鄉誰知絳闕水茫茫之句意有屬也再用韻奉酬 其二
  14. 百七丈寒食扁舟之盟遽寒姚黄恐成輕負輒賦二篇復以酴醾爲約 其一
  15. 百七丈寒食扁舟之盟遽寒姚黄恐成輕負輒賦二篇復以酴醾爲約 其二
  16. 謝觀復長髯垂膝儼然山澤之癯棄去儒業從皇甫道士於廬阜余見之三茅以所編老君實錄見贈賦此奉酬
  17. 酬劉孝若二首 其一
  18. 酬劉孝若二首 其二
  19. 次韻酬王宣甫
  20. 奉酬沈仲歸
  21. 次韻酬才叔仍送酒
  22. 再用韻酬才叔
  23. 融州和孝若韻見寄併謝真愛賞梅之集復次韻奉酬 其一
  24. 融州和孝若韻見寄併謝真愛賞梅之集復次韻奉酬 其二
  25. 次韻酬石謙伯二首 其一
  26. 次韻酬石謙伯二首 其二
  27. 酬木伯初仍簡才叔常之
  28. 次韻酬潘才叔
  29. 再酬同社
  30. 酬沈仲歸 其一
  31. 酬沈仲歸 其二
  32. 次韻酬梅南壽舊曾和予梅花詞
  33. 自和
  34. 用韻酬常之才叔
  35. 酬翁常之次韻
  36. 再酬梅南壽
  37. 用韻酬常之
  38. 疊用韻酬常之
  39. 用韻酬侯居甫
  40. 再用韻酬居甫
  41. 酬鄭千之
  42. 自和
  43. 和居甫仍喜其得雄
  44. 德久寄南游詩卷內和丁字韻凡九因次韻寄酬
  45. 酬常之
  46. 奉酬常之仙藥課畦丁之什
  47. 酬孝若
  48. 酬南壽 其一
  49. 酬南壽 其二
  50. 仲歸以結局丁字韻二詩七夕乃連和四篇至如數奉酬 其一
  51. 仲歸以結局丁字韻二詩七夕乃連和四篇至如數奉酬 其二
  52. 仲歸以結局丁字韻二詩七夕乃連和四篇至如數奉酬 其三
  53. 仲歸以結局丁字韻二詩七夕乃連和四篇至如數奉酬 其四
  54. 次韻湘西許老
  55. 次韻王宣甫
  56. 次韻孝若謝報謁二首 其一
  57. 次韻孝若謝報謁二首 其二
  58. 次韻盧康伯別家塾後示惠二詩 其一
  59. 次韻盧康伯別家塾後示惠二詩 其二
  60. 次諫長韻 其一
  61. 次諫長韻 其二
  62. 再次仲歸臨池韻
  63. 次韻劉孝若二首 其一
  64. 次韻劉孝若二首 其二
  65. 次韻轉庵幽禽到研邊之什
  66. 次潘茂和韻
  67. 袁同年過揚州遞書并詩再次韻約同留維揚觀春色
  68. 再次韻仲歸
  69. 席上次劉振之賢良韻
  70. 子儀侍郎欲携家泛湖不及踐旬休之約再次韻
  71. 再次韻子儀侍郎用沈察院韻
  72. 次王宣甫韻
  73. 重陽前兩日集轉庵同社而今日忽雨次轉庵韻
  74. 次常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