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二三六八至卷二三九二/全宋詩卷二三九○/朱熹

  1. 買船至演平拜建康劉公墓下遂入城假館梅山堂感涕有作
  2. 晚雨凉甚偶得小詩請問遊山之日并請劉平父作主人二首 其一
  3. 晚雨凉甚偶得小詩請問遊山之日并請劉平父作主人二首 其二
  4. 宿密菴分韻賦詩得衣字
  5. 讀子厚步月詩時方聞呂伯恭訃後數日賦此
  6. 次子厚秋懷韻
  7. 黎嶺西南水石佳處不減廬阜戲呈子厚
  8. 讀子厚詩卷用其卒章晨起之韻作詩寄之
  9. 登廬峰二首 其一
  10. 登廬峰二首 其二
  11. 蘆峰次韻
  12. 次瑞泉詩韻
  13. 五禽言和王仲衡尚書 其一
  14. 五禽言和王仲衡尚書 其二
  15. 五禽言和王仲衡尚書 其三
  16. 五禽言和王仲衡尚書 其四
  17. 五禽言和王仲衡尚書 其五
  18. 酬黄子厚見訪歸途惠詩韻
  19. 游密菴分韻賦詩得清字
  20. 游密菴得空字
  21. 昨爲許進之書胎仙字因以名其室或疑欠舞字者故作此以解之
  22. 正月五日欲用斜川故事結客載酒過伯休新居風雨不果二月五日始克踐約坐間以陶公卒章二十字分韻熹得中字賦呈諸同遊者
  23. 次呂季克東堂九詠 野塘小隠
  24. 次呂季克東堂九詠 敬義堂
  25. 次呂季克東堂九詠 方拙寮
  26. 次呂季克東堂九詠 吟哦室
  27. 次呂季克東堂九詠 愛蓮
  28. 次呂季克東堂九詠 月臺
  29. 次呂季克東堂九詠 菜畦
  30. 次呂季克東堂九詠 海棠屏
  31. 次呂季克東堂九詠 橘堤
  32. 挽吳給事三首 其一
  33. 挽吳給事三首 其二
  34. 挽吳給事三首 其三
  35. 伏讀雲臺壁間秘閣郎中盤谷傳丈題詩齒及賤名追懷曩昔不勝感涕輒次元韻呈諸同遊計亦同此歎也
  36. 次韻寄題萬頃寒光奉呈休齋先生
  37. 熹伏蒙休齋先生惠詩見留謹次高韻二首 其一
  38. 熹伏蒙休齋先生惠詩見留謹次高韻二首 其二
  39. 用林擇之韻別陳休齋
  40. 奉酬九日東峰道人溥公見贈之作
  41. 和林擇之鳳凰山韻
  42. 次林擇之凉峰韻
  43. 熹去溫陵二十七年而復來顯菴益老見候七里亭又以佳句見招而休齋陳丈寺丞黄丈皆屬和焉因次韻奉酬併呈二丈
  44. 答黄叔張
  45. 次韻陳休齋蓮華峰之作
  46. 次黄叔張宿凉峰韻
  47. 至鳳凰山再作
  48. 見梅用攀字韻
  49. 次韻陳休齋懷古堂
  50. 寄題九日山廓然亭
  51. 用林擇之韻呈陳福公
  52. 用前韻答方直甫
  53. 用前韻答林史君
  54. 題君子亭
  55. 伏承侍郎使君垂示所與少傅國公唱酬西湖佳句謹次高韻聊發一笑 其一
  56. 伏承侍郎使君垂示所與少傅國公唱酬西湖佳句謹次高韻聊發一笑 其二
  57. 伏承子直都督侍郎臨餞遠郊仍邀嚴州郎中及諸名勝相與燕集分韻賦詩熹得時字輒成鄙句
  58. 臘月九日晚發懷安公父教授壽翁知丞載酒爲別而元禮景嵩子木擇之廷老考叔舜民諸賢相與同舟乘便風頃刻數十里江空月明飲酒樂甚因以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分韻熹得星字醉中別去乃得數語略紀一時之勝云
  59. 伏蒙制置閣學侍郎示及致政少傅相公送行長句并得竊窺酬和佳篇伏讀之餘不勝慰幸謹次高韻少見愚悃以餞車塵伏惟采矚 其一
  60. 伏蒙制置閣學侍郎示及致政少傅相公送行長句并得竊窺酬和佳篇伏讀之餘不勝慰幸謹次高韻少見愚悃以餞車塵伏惟采矚 其二
  61. 伏讀致政少傅相公送趙成都佳句兩篇不勝慰幸已次高韻并餞其行而再賦此章以見區區瞻仰之意繕錄拜呈伏乞采覽 其一
  62. 伏讀致政少傅相公送趙成都佳句兩篇不勝慰幸已次高韻并餞其行而再賦此章以見區區瞻仰之意繕錄拜呈伏乞采覽 其二
  63. 送彥集之官瀏陽
  64. 次劉正之芙蓉韻三首 其一
  65. 次劉正之芙蓉韻三首 其二
  66. 次劉正之芙蓉韻三首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