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二三六八至卷二三九二/全宋詩卷二三八七/朱熹

  1. 登嶽麓赫曦臺聯句
  2. 登定王臺
  3. 次敬夫登定王臺韻
  4. 大雪馬上次敬夫韻
  5. 風雪未已决策登山用敬夫春風樓韻
  6. 拜張魏公墓下
  7. 敬簡堂分韻得月字
  8. 七日發嶽麓道中尋梅不獲至十日遇雪作此
  9. 十三日晨起霜晴前言果驗再用敬夫定王臺韻賦詩
  10. 敬夫用熹定王臺韻賦詩因復次韻
  11. 馬上口占次敬夫韻
  12. 馬上舉韓退之話口占
  13. 雪消溪漲山色尤可喜口占
  14. 馬跡橋
  15. 登山有作次敬夫韻
  16. 方廣道中半嶺小憩次敬夫韻
  17. 道中景物甚勝吟賞不暇敬夫有詩因次其韻
  18. 崖邊積雪取食甚清次敬夫韻
  19. 後洞山口晚賦
  20. 後洞雪壓竹枝橫道
  21. 方廣奉懷定叟
  22. 方廣聖燈次敬夫韻
  23. 羅漢果次敬夫韻
  24. 壁間古畫精絕未聞有賞音者
  25. 方廣版屋
  26. 泉聲次林擇之韻
  27. 霜月次擇之韻
  28. 枯木次擇之韻
  29. 夜宿方廣聞長老守榮化去敬夫感而賦詩因次其韻
  30. 蓮花峰次敬夫韻
  31. 方廣睡覺次敬夫韻
  32. 感尚子平事
  33. 殘雪未消次擇之韻
  34. 自方廣過高臺次敬夫韻
  35. 石廩峰次敬夫韻
  36. 行林間幾三十里寒甚道傍有殘火溫酒舉白方覺有暖意次敬夫韻
  37. 林間殘雪時落鏘然有聲
  38. 至上封用擇之韻
  39. 福嚴寺回望嶽市
  40. 福嚴讀張湖南舊詩
  41. 登祝融峰用擇之韻
  42. 穹林閣讀張湖南七月十五夜詩詠歎久之因次其韻
  43. 晚霞
  44. 過高臺携信老詩集夜讀上封方丈次敬夫韻
  45. 贈上封諸老
  46. 自上封登祝融峰絕頂次敬夫韻
  47. 十五日再登祝融用臺字韻
  48. 胡丈廣仲與范伯崇自嶽市來同登絕頂舉酒極談得聞比日講論之樂
  49. 醉下祝融峰作
  50. 十六日下山各賦一篇仍迭和韻
  51. 和敬夫韻
  52. 和擇之韻
  53. 二詩奉酬敬夫贈言并以爲別 其一
  54. 二詩奉酬敬夫贈言并以爲別 其二
  55. 讀林擇之二詩有感 其一
  56. 讀林擇之二詩有感 其二
  57. 馬上贈林擇之
  58. 梅溪陂下作
  59. 寄題李東老淵乎齋
  60. 宿梅溪胡氏客館觀壁間題詩自警二絕 其一
  61. 宿梅溪胡氏客館觀壁間題詩自警二絕 其二
  62. 擇之所和生字韻語極警切次韻謝之兼呈伯崇
  63. 再答擇之
  64. 十一月二十六日宿萍鄉西三十餘里黄花渡口客舍稍明潔有宋亨伯題詩亦頗不俗因錄而和之
  65. 二十七日過毛山鋪壁間題詩者皆言有毛女洞在山絕頂問之驛吏云狐魅所爲耳因作此詩
  66. 次擇之韻聊紀秦事
  67. 雪梅二闋奉懷敬夫 其一
  68. 雪梅二闋奉懷敬夫 其二
  69. 題二闋後自是不復作矣
  70. 次韻擇之聽話
  71. 次韻伯崇自警二首 其一
  72. 次韻伯崇自警二首 其二
  73. 奉答擇之四詩意到即書不及次韻 其一
  74. 奉答擇之四詩意到即書不及次韻 其二
  75. 奉答擇之四詩意到即書不及次韻 其三
  76. 奉答擇之四詩意到即書不及次韻 其四
  77. 答擇之
  78. 次韻擇之見路傍亂草有感
  79. 到袁州二首 其一
  80. 到袁州二首 其二
  81. 十二月旦袁州道中作
  82. 同林擇之范伯崇歸自湖南袁州道中多奇峰秀木怪石清泉請人賦一篇
  83. 賦歸雲洞
  84. 人言石乳洪羊之勝不及往遊作此
  85. 分宜晚泊江亭望南山之勝絕江往遊將還而舟子不至擇之刺船徑渡呼之予與伯崇佇立以俟因得二絕 其一
  86. 分宜晚泊江亭望南山之勝絕江往遊將還而舟子不至擇之刺船徑渡呼之予與伯崇佇立以俟因得二絕 其二
  87. 新喻西境
  88. 道間厭苦泥淖思亟還家安坐講習用擇之韻呈二賢友
  89. 再和油字韻
  90. 次韻擇之懷張敬夫
  91. 別韻賦一篇
  92. 宿新喻驛夜聞風鐸
  93. 題野人家
  94. 題萬安野館
  95. 萬安遇長沙便欲附書不果
  96. 不見梅再用來字韻
  97. 賦水仙花
  98. 清江道中見梅
  99. 臨江買舟
  100. 薌林
  101. 過樟木鎮晚晴二首 其一
  102. 過樟木鎮晚晴二首 其二
  103. 赤岡頭望遠山作
  104. 次韻擇之發臨江
  105. 次韻擇之漫成
  106. 竹節灘
  107. 舟中晚賦
  108. 次韻擇之將近豐城有作
  109. 過豐城作
  110. 舟中見新月伯崇擇之二友皆已醉卧以此戲之
  111. 次韻擇之舟中有作二首 其一
  112. 次韻擇之舟中有作二首 其二
  113. 自東湖至列岫得二小詩 其一
  114. 自東湖至列岫得二小詩 其二
  115. 列岫望西山最正殆無毫髮遺恨滕王秋屏皆不及也因作此詩二首 其一
  116. 列岫望西山最正殆無毫髮遺恨滕王秋屏皆不及也因作此詩二首 其二
  117. 晚飲列岫
  118. 觀上藍賢老所藏張魏公手帖次王嘉叟韻
  119. 次韻伯崇登滕王閣感舊蓋聞往時延閣公拜疏於此云
  120. 觀西山懷嶽麓以爲莫能相上下也聊賦此云
  121. 進賢道中
  122. 野望
  123. 次韻擇之進賢道中漫成五首 其一
  124. 次韻擇之進賢道中漫成五首 其二
  125. 次韻擇之進賢道中漫成五首 其三
  126. 次韻擇之進賢道中漫成五首 其四
  127. 次韻擇之進賢道中漫成五首 其五
  128. 次韻擇之夜宿進賢客舍
  129. 次韻擇之潤陂有作
  130. 過潤陂日晴意可喜至暮復雨伯崇有詩因次其韻
  131. 山行兩日至金步復見平川行夷路計程七日可到家矣
  132. 次韻擇之金步喜見大江有作
  133. 次韻擇之餘干道中
  134. 安仁曉行
  135. 十七日早霜晴觀日出霧中喜而成詩
  136. 再用前韻
  137. 次韻擇之過丫頭巖
  138. 章巖
  139. 次韻擇之章巖
  140. 鉛山立春六言二首 其一
  141. 鉛山立春六言二首 其二
  142. 次二友石井之作三首 其一
  143. 次二友石井之作三首 其二
  144. 次二友石井之作三首 其三
  145. 次韻擇之鉛山道中二首 其一
  146. 次韻擇之鉛山道中二首 其二
  147. 次韻擇之發紫溪有作
  148. 次韻別林擇之
  149. 次韻別范伯崇二首 其一
  150. 次韻別范伯崇二首 其二
  151. 有懷南軒老兄呈伯崇擇之二友二首 其一
  152. 有懷南軒老兄呈伯崇擇之二友二首 其二
  153. 九日登天湖以菊花須插滿頭歸分韻賦詩得歸字
  154. 歸報德再用前韻
  155. 雪中與林擇之祝弟登劉園之宴坐巖有懷南嶽舊遊賦此呈擇之屬和并寄敬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