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二三六八至卷二三九二/全宋詩卷二三八四/朱熹
- 送王季山赴龍溪
- 之德化宿劇頭鋪夜聞杜宇
- 次韻傅丈題呂少衛教授藏書閣
- 次旬父韻
- 次祝澤之表兄韻
- 次祝澤之表兄韻送劉子晉歸省
- 送祝澤之表兄還鄉
- 知郡傅丈載酒幞被過熹於九日山夜泛小舟弄月劇飲二首 其一
- 知郡傅丈載酒幞被過熹於九日山夜泛小舟弄月劇飲二首 其二
- 教思堂作示諸同志
- 再得古木
- 示諸同志
- 示四弟
- 還家即事
- 小盈道中
- 題囊山寺
- 題九日山石佛院亂峰軒二首 其一
- 題九日山石佛院亂峰軒二首 其二
- 題可老所藏徐明叔畫卷二首 其一
- 題可老所藏徐明叔畫卷二首 其二
- 再至同安假民舍以居示諸生
- 六月十五日詣水公菴雨作
- 末利
- 謝人送蘭 其一
- 謝人送蘭 其二
- 秋蘭已悴以其根歸學古
- 去歲蒙學古分惠蘭花清賞既歇復以根叢歸之故畹而學古預有今歲之約近聞頗已著花輒賦小詩以尋前約幸一笑
- 秋夕二首 其一
- 秋夕二首 其二
- 秋夜聽雨奉懷子厚
- 對月思故山夜景
- 同僚小集梵天寺坐間雨作已復開霽步至東橋玩月賦詩二首 其一
- 同僚小集梵天寺坐間雨作已復開霽步至東橋玩月賦詩二首 其二
- 梵天觀雨
- 兼山閣雨中
- 登閣
- 秋懷二首 其一
- 秋懷二首 其二
- 中元雨中呈子晉
- 秋暑
- 和李伯玉用東坡韻賦梅花
- 與諸人用東坡韻共賦梅花適得元履書有懷其人因復賦此以寄意焉
- 挽劉寶學二首 其一
- 挽劉寶學二首 其二
- 寄題梅川溪堂
- 和劉抱一
- 再和
- 送芮國器二首 其一
- 送芮國器二首 其二
- 梅花開盡不及吟賞感嘆成詩聊貽同好二首 其一
- 梅花開盡不及吟賞感嘆成詩聊貽同好二首 其二
- 宋丈示及紅梅臘梅借韻兩詩輒復和呈以發一笑 其一
- 宋丈示及紅梅臘梅借韻兩詩輒復和呈以發一笑 其二
- 呈黄子厚
- 奉酬子厚詠雪之作
- 送籍溪胡丈赴館供職二首 其一
- 送籍溪胡丈赴館供職二首 其二
- 寄籍溪胡丈及劉恭父二首 其一
- 寄籍溪胡丈及劉恭父二首 其二
- 挽范直閣二首 其一
- 挽范直閣二首 其二
- 頃以多言害道絕不作詩兩日讀大學誠意章有感至日之朝起書此以自箴蓋不得已而有言云
- 仁術
- 聞善决江河
- 仰思二首 其一
- 仰思二首 其二
- 困學二首 其一
- 困學二首 其二
- 復齋偶題
- 示四弟
- 克己
- 曾點
- 伐木
- 春日
- 春日偶作
- 觀書有感二首 其一
- 觀書有感二首 其二
- 題西林院壁二首 其一
- 題西林院壁二首 其二
- 題西林可師達觀軒
- 再題
- 示西林可師二首 其一
- 示西林可師二首 其二
- 感事
- 聞二十八日之報喜而成詩七首 其三
- 聞二十八日之報喜而成詩七首 其四
- 聞二十八日之報喜而成詩七首 其五
- 聞二十八日之報喜而成詩七首 其六
- 聞二十八日之報喜而成詩七首 其七
- 次子有聞捷韻四首 其一
- 次子有聞捷韻四首 其二
- 感事書懷十六韻
- 次韻劉彥采觀雪之句
- 次韻彥采病中口占
- 聞二十八日之報喜而成詩七首 其一
- 聞二十八日之報喜而成詩七首 其二
- 次子有聞捷韻四首 其三
- 次子有聞捷韻四首 其四
- 奉陪判院丈充父平父兄宿回向用知郡丈壁間舊題之韻
- 感事再用回向壁間舊韻二首 其一
- 感事再用回向壁間舊韻二首 其二
- 蒙判院丈示及再用元韻之作率易和呈以求指誨
- 數日前與判院丈有宋村之約雪中有懷奉呈判院通判二丈
- 次韻判院丈雪意之作
- 熹伏蒙判院丈垂示用韻喜晴之句率爾奉酬伏乞笑覽
- 登梅嶺
- 雪意
- 昨夕不知有雪而晨起四望遠峰皆已變色再用元韻作兩絕句 其一
- 昨夕不知有雪而晨起四望遠峰皆已變色再用元韻作兩絕句 其二
- 奉陪彥集充父同游瑞巖謹次莆田使君留題之韻
- 伏讀趙清獻公瑞巖留題感歎之餘追次元韻
- 伏讀二劉公瑞巖留題感事興懷至於隕涕追次元韻偶成二篇 其一
- 伏讀二劉公瑞巖留題感事興懷至於隕涕追次元韻偶成二篇 其二
- 入瑞巖道間得四絕句呈彥集充父二兄 其一
- 入瑞巖道間得四絕句呈彥集充父二兄 其二
- 入瑞巖道間得四絕句呈彥集充父二兄 其三
- 入瑞巖道間得四絕句呈彥集充父二兄 其四
- 挽籍溪胡先生三首 其一
- 挽籍溪胡先生三首 其二
- 挽籍溪胡先生三首 其三
- 次韻潮州詩六首 濠上齋二首 其一
- 次韻潮州詩六首 濠上齋二首 其二
- 次韻潮州詩六首 閑坐
- 次韻潮州詩六首 銷寇
- 次韻潮州詩六首 山丹
- 次韻潮州詩六首 山居即事用疊翠亭韻
- 柬舍姪
- 夏日齋居得潮州詩卷咏歎之餘用卒章之韻以紀其事
- 壽母生朝 其一
- 壽母生朝 其二
- 壽母生朝 其三
- 壽母生朝 其四
- 壽母生朝 其五
- 壽母生朝 其六
- 壽母生朝 其七
- 丁丑冬在溫陵陪敦宗李丈與一二道人同和東坡惠州梅花詩皆一再往反昨日見梅追省前事忽忽五年舊詩不復可記憶再和一篇呈諸友兄一笑同賦
- 歲晚燕集以梅花已判隔年開分韻賦詩得已字
- 卓國太生朝 其一
- 卓國太生朝 其二
- 社後一日作
- 三月三日祀事畢因脩禊事于靈梵以高閣一長望分韻賦詩得一字
- 夏日二首 其一
- 夏日二首 其二
- 汲清泉漬奇石置熏爐其後香烟被之江山雲物居然有萬里趣因作四小詩 其一
- 汲清泉漬奇石置熏爐其後香烟被之江山雲物居然有萬里趣因作四小詩 其二
- 汲清泉漬奇石置熏爐其後香烟被之江山雲物居然有萬里趣因作四小詩 其三
- 汲清泉漬奇石置熏爐其後香烟被之江山雲物居然有萬里趣因作四小詩 其四
- 偶題三首 其一
- 偶題三首 其二
- 偶題三首 其三
- 次張彥輔韻
- 次張彥輔賞梅韻
- 借韻呈府判張丈既以奉箴且求教藥
- 家山堂晚照效輞川體作二首 其一
- 家山堂晚照效輞川體作二首 其二
- 即事有懷寄彥輔仲宗二兄二首 其一
- 即事有懷寄彥輔仲宗二兄二首 其二
- 次知府府判二丈韻三首 其一
- 次知府府判二丈韻三首 其二
- 次知府府判二丈韻三首 其三
- 再賦解嘲
- 題祝生畫呈裴丈二首 其一
- 題祝生畫呈裴丈二首 其二
- 挽延平李先生三首 其一
- 巢居之集以中有學仙侶吹簫弄明月爲韻探策賦之而熹得中字遂誤爲諸君所推高俾專主約既而賦詩者頗失期於是令最後者具主禮以當罰乃稍集獨敦夫圭甫違令後至衆白罰如約飲罷以蒼茫雲海路歲晚將無獲分韻熹得將字而子衡兄得蒼字實代熹出令
- 昨承諸兄臨辱不揆以薄酒蔬食延駐都騎明日視壁間所張墨刻有亡去者人以爲德慶丈之廋也馳問遣索蒙需拙詩輒賦所懷往奉一笑而尊犍刻可以歸於我矣
- 昨以詩徵亡碑於四十一丈既蒙酬和而諸兄亦繼作焉聯爲巨編藏之巾笥雖所亡古刻不可復得而此之所獲則已多矣顧其中猶有不能釋然者因念吾子厚隸法妙古人當爲我大書偉辭於壁庶以焜燿區區之望彼死鬼之陳迹其存亡蓋不足爲重輕也次韻見意云
- 挽延平李先生三首 其二
- 挽延平李先生三首 其三
- 用西林舊韻二首 其一
- 用西林舊韻二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