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一九五三至卷二○○二/全宋詩卷一九六五/吳芾

  1. 領客賞梅 其一
  2. 領客賞梅 其二
  3. 移梅北隩和黄清表韵
  4. 賀董伯玉探梅
  5. 梅莊主人袖詩見過累日欲得次韵以汩汩無暇且和一絕
  6. 何彥清梅詩二絕用韵頗嚴諸公相率同和 其一
  7. 何彥清梅詩二絕用韵頗嚴諸公相率同和 其二
  8. 和十二弟梅花
  9. 和李民載梅花二首 其一
  10. 和李民載梅花二首 其二
  11. 後圃初見梅花一萼二首 其一
  12. 後圃初見梅花一萼二首 其二
  13. 梅亭蓋舊太守徐公禋所作傳者謂公得庾嶺梅移種於此故創斯亭余來相距未六十年曩日之梅已無復有感時追往因取野梅環植之仍賦二絕 其一
  14. 梅亭蓋舊太守徐公禋所作傳者謂公得庾嶺梅移種於此故創斯亭余來相距未六十年曩日之梅已無復有感時追往因取野梅環植之仍賦二絕 其二
  15. 坐間見裝成早梅數枝
  16. 又和黄清表惠早梅
  17. 梅怨 其一
  18. 梅怨 其二
  19. 雪後觀梅 其一
  20. 雪後觀梅 其二
  21. 折梅
  22. 寒梅
  23. 蠟梅二首 其一
  24. 蠟梅二首 其二
  25. 謝陳詹山惠蠟梅
  26. 藏雲寺有海棠一樹在僧舍後竹籬荆棘之間余因勸耕偶見之遣兵移植於堂下仍賦一絕以紀之
  27. 詠海棠呈子肅
  28. 子肅見示和篇復次韵
  29. 和陳子良海棠四首 其一
  30. 和陳子良海棠四首 其二
  31. 和陳子良海棠四首 其三
  32. 和陳子良海棠四首 其四
  33. 領客賞海棠雪作 其一
  34. 領客賞海棠雪作 其二
  35. 去春勸耕雲際移植海棠曾留小詩今歲困於多事欲往不果悵然有懷復和前韵以示主僧
  36. 寄朝宗海棠
  37. 和潘大卿芍藥二首 其一
  38. 和潘大卿芍藥二首 其二
  39. 邦人獻芍藥四種曰御愛紅曰霓裳紅曰綴珠冠子曰紅都勝因同朝宗夜飲賞之遂成二絕以記一時之勝 其一
  40. 邦人獻芍藥四種曰御愛紅曰霓裳紅曰綴珠冠子曰紅都勝因同朝宗夜飲賞之遂成二絕以記一時之勝 其二
  41. 東湖觀荷有感 其一
  42. 東湖觀荷有感 其二
  43. 再見雙頭蓮
  44. 謝王秘書送桂花
  45. 桃花菊 其一
  46. 桃花菊 其二
  47. 賞山茶
  48. 和子儀送箭筍二首 其一
  49. 和子儀送箭筍二首 其二
  50. 和陳義卿秋香
  51. 和周明瞻秋香五首 其一
  52. 和周明瞻秋香五首 其二
  53. 和周明瞻秋香五首 其三
  54. 和周明瞻秋香五首 其四
  55. 和周明瞻秋香五首 其五
  56. 夜飲觀風堂龔漕折芙蓉侑酒
  57. 再和
  58. 和王知府惠雙井茶
  59. 梅花下飲茶又成二絕 其一
  60. 梅花下飲茶又成二絕 其二
  61. 桂堂
  62. 和戴解元雄飛瑞香二首 其一
  63. 和戴解元雄飛瑞香二首 其二
  64. 感花 其一
  65. 感花 其二
  66. 感花 其三
  67. 感花 其四
  68. 感花 其五
  69. 感花 其六
  70. 感花 其七
  71. 感花 其八
  72. 飯客看鶴賞梅遇雨有作
  73. 魯漕惠鹿鶴花果
  74. 和梅花前見鶴
  75. 松嶺
  76. 三三徑
  77. 進賢道上老松奇古可喜去秋經從因命於空處補種今漸有生意
  78. 昔杯渡禪師自西域開山隠靜止携五葉松來歲月既遠余求此山中之松已化爲烏有矣護國遠老知余此意遍搜之天台山中得於玉霄峰下移以見餉遂爲林下之光因詩以謝之
  79. 詠松 其一
  80. 詠松 其二
  81. 濠水累年不泄魚既充牣每觸熱輒死余既濬治市河因開水門導之入江遂作放魚二絕 其一
  82. 濠水累年不泄魚既充牣每觸熱輒死余既濬治市河因開水門導之入江遂作放魚二絕 其二
  83. 贈方山人二首 其一
  84. 贈方山人二首 其二
  85. 再用示方山人韵二首 其一
  86. 再用示方山人韵二首 其二
  87. 送朱彥先歸鄉
  88. 客有善畫者取予所和歸去來辭圖之成軸仍爲老者寫照於其間感而有作
  89. 到儀真沙河阻風三首 其一
  90. 到儀真沙河阻風三首 其二
  91. 到儀真沙河阻風三首 其三
  92. 會賈守邀許倅有感 其一
  93. 會賈守邀許倅有感 其二
  94. 贈余居士二首 其一
  95. 贈余居士二首 其二
  96. 余壬戌春校試進士同事者五十五人至戊子歲因閲小錄所存者止四人感而有作二首 其一
  97. 余壬戌春校試進士同事者五十五人至戊子歲因閲小錄所存者止四人感而有作二首 其二
  98. 久擬重陽一登龍山以荒榛峭壁無容足之地欲訪昔人風帽遺址竟不可得遂領客之凌歊偶成四絕 其一
  99. 久擬重陽一登龍山以荒榛峭壁無容足之地欲訪昔人風帽遺址竟不可得遂領客之凌歊偶成四絕 其二
  100. 久擬重陽一登龍山以荒榛峭壁無容足之地欲訪昔人風帽遺址竟不可得遂領客之凌歊偶成四絕 其三
  101. 久擬重陽一登龍山以荒榛峭壁無容足之地欲訪昔人風帽遺址竟不可得遂領客之凌歊偶成四絕 其四
  102. 伯洪以鐵拄杖見寄二絕謝之 其一
  103. 伯洪以鐵拄杖見寄二絕謝之 其二
  104. 和任路分喜雨
  105. 喜雨三首 其一
  106. 喜雨三首 其二
  107. 喜雨三首 其三
  108. 喜雨
  109. 雨後
  110. 喜晴
  111. 晚晴三首 其一
  112. 晚晴三首 其二
  113. 晚晴三首 其三
  114. 和許守遊春 其一
  115. 和許守遊春 其二
  116. 和許守遊春 其三
  117. 二十七日泛舟偶成
  118. 登舟
  119. 去郡登舟偶成一絕
  120. 四月二十一日同妻孥泛舟登呂氏濟川亭二首 其一
  121. 四月二十一日同妻孥泛舟登呂氏濟川亭二首 其二
  122. 渡錢塘江
  123. 寄龔帥 其一
  124. 括蒼胡經仲以經術授吾鄉子弟僕頃過錢塘得吾兄永言多益及友人孟世功書未嘗不以得交經仲爲言且以其往還詩什相示已决知經仲非塵埃中人矣春初歸自錢塘遂獲識經仲於齋館信數公之知人交道之不朽一年之間凡三相會從容談笑者蓋十許日而詩筒之循環來往曾未嘗輟而僕之心猶以不得朝夕見經仲爲恨也一日經仲來訪席未定乃謂僕曰吾將歸鄉明年不復來此矣僕念經仲之賢交遊中所未有顧世方擾攘會合無期臨風語離殆不勝依黯因誦老杜人生足別離之句作五絕以送之 其一
  125. 括蒼胡經仲以經術授吾鄉子弟僕頃過錢塘得吾兄永言多益及友人孟世功書未嘗不以得交經仲爲言且以其往還詩什相示已决知經仲非塵埃中人矣春初歸自錢塘遂獲識經仲於齋館信數公之知人交道之不朽一年之間凡三相會從容談笑者蓋十許日而詩筒之循環來往曾未嘗輟而僕之心猶以不得朝夕見經仲爲恨也一日經仲來訪席未定乃謂僕曰吾將歸鄉明年不復來此矣僕念經仲之賢交遊中所未有顧世方擾攘會合無期臨風語離殆不勝依黯因誦老杜人生足別離之句作五絕以送之 其二
  126. 括蒼胡經仲以經術授吾鄉子弟僕頃過錢塘得吾兄永言多益及友人孟世功書未嘗不以得交經仲爲言且以其往還詩什相示已决知經仲非塵埃中人矣春初歸自錢塘遂獲識經仲於齋館信數公之知人交道之不朽一年之間凡三相會從容談笑者蓋十許日而詩筒之循環來往曾未嘗輟而僕之心猶以不得朝夕見經仲爲恨也一日經仲來訪席未定乃謂僕曰吾將歸鄉明年不復來此矣僕念經仲之賢交遊中所未有顧世方擾攘會合無期臨風語離殆不勝依黯因誦老杜人生足別離之句作五絕以送之 其三
  127. 括蒼胡經仲以經術授吾鄉子弟僕頃過錢塘得吾兄永言多益及友人孟世功書未嘗不以得交經仲爲言且以其往還詩什相示已决知經仲非塵埃中人矣春初歸自錢塘遂獲識經仲於齋館信數公之知人交道之不朽一年之間凡三相會從容談笑者蓋十許日而詩筒之循環來往曾未嘗輟而僕之心猶以不得朝夕見經仲爲恨也一日經仲來訪席未定乃謂僕曰吾將歸鄉明年不復來此矣僕念經仲之賢交遊中所未有顧世方擾攘會合無期臨風語離殆不勝依黯因誦老杜人生足別離之句作五絕以送之 其四
  128. 括蒼胡經仲以經術授吾鄉子弟僕頃過錢塘得吾兄永言多益及友人孟世功書未嘗不以得交經仲爲言且以其往還詩什相示已决知經仲非塵埃中人矣春初歸自錢塘遂獲識經仲於齋館信數公之知人交道之不朽一年之間凡三相會從容談笑者蓋十許日而詩筒之循環來往曾未嘗輟而僕之心猶以不得朝夕見經仲爲恨也一日經仲來訪席未定乃謂僕曰吾將歸鄉明年不復來此矣僕念經仲之賢交遊中所未有顧世方擾攘會合無期臨風語離殆不勝依黯因誦老杜人生足別離之句作五絕以送之 其五
  129. 寄龔帥 其二
  130. 寄龔帥 其三
  131. 歸自郡中道上口占
  132.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一
  133.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二
  134.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三
  135.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四
  136.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五
  137.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六
  138.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七
  139.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八
  140.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九
  141.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一○
  142.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一一
  143.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一二
  144.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一三
  145.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一四
  146.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一五
  147.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一六
  148. 久欲乞歸未得一日蒙恩放歸不勝欣喜塗中得十五首 其一
  149. 久欲乞歸未得一日蒙恩放歸不勝欣喜塗中得十五首 其二
  150. 久欲乞歸未得一日蒙恩放歸不勝欣喜塗中得十五首 其三
  151. 久欲乞歸未得一日蒙恩放歸不勝欣喜塗中得十五首 其四
  152. 久欲乞歸未得一日蒙恩放歸不勝欣喜塗中得十五首 其五
  153. 久欲乞歸未得一日蒙恩放歸不勝欣喜塗中得十五首 其六
  154. 久欲乞歸未得一日蒙恩放歸不勝欣喜塗中得十五首 其七
  155. 久欲乞歸未得一日蒙恩放歸不勝欣喜塗中得十五首 其八
  156. 久欲乞歸未得一日蒙恩放歸不勝欣喜塗中得十五首 其九
  157. 久欲乞歸未得一日蒙恩放歸不勝欣喜塗中得十五首 其一○
  158. 久欲乞歸未得一日蒙恩放歸不勝欣喜塗中得十五首 其一一
  159. 久欲乞歸未得一日蒙恩放歸不勝欣喜塗中得十五首 其一二
  160. 久欲乞歸未得一日蒙恩放歸不勝欣喜塗中得十五首 其一三
  161. 久欲乞歸未得一日蒙恩放歸不勝欣喜塗中得十五首 其一四
  162. 久欲乞歸未得一日蒙恩放歸不勝欣喜塗中得十五首 其一五
  163. 九月二十六日同朝宗澤民遊洞宮用劉使君韵二首 其一
  164. 九月二十六日同朝宗澤民遊洞宮用劉使君韵二首 其二
  165. 如老堂 其一
  166. 如老堂 其二
  167. 種德堂
  168. 觀十二弟種德堂詩和其韵
  169. 竹塢
  170. 雲龕
  171. 入界
  172. 送津還任
  173. 三七姪入新屋 其一
  174. 三七姪入新屋 其二
  175. 送姪赴廷試 其一
  176. 送姪赴廷試 其二
  177. 送姪赴廷試 其三
  178. 和康伯可重陽
  179. 掃墳東山感舊示十五姪
  180. 梅花下聞角聲
  181. 睡中聞鶑
  182. 敗屋有感
  183. 悼王習之
  184. 嘲欽師
  185. 贈遠老
  186. 送安老
  187. 和遠老韵二首 其一
  188. 和遠老韵二首 其二
  189. 送明老遊雁蕩五首 其一
  190. 送明老遊雁蕩五首 其二
  191. 送明老遊雁蕩五首 其三
  192. 送明老遊雁蕩五首 其四
  193. 送明老遊雁蕩五首 其五
  194. 和遠老四首 其一
  195. 和遠老四首 其二
  196. 和遠老四首 其三
  197. 和遠老四首 其四
  198. 上七齋素不飲
  199. 送津赴紹興倅八首 其一
  200. 送津赴紹興倅八首 其二
  201. 送津赴紹興倅八首 其三
  202. 送津赴紹興倅八首 其四
  203. 送津赴紹興倅八首 其五
  204. 送津赴紹興倅八首 其六
  205. 送津赴紹興倅八首 其七
  206. 送津赴紹興倅八首 其八
  207. 山居上元
  208. 十六夜見月
  209. 代答
  210. 甲子日無雨偶成
  211. 和許守松陰
  212. 題心遠軒二首 其一
  213. 題心遠軒二首 其二
  214. 和劉與權韵三首 其一
  215. 和劉與權韵三首 其二
  216. 和劉與權韵三首 其三
  217. 陳子厚送韶鴨將以七絕因次其韵 其一
  218. 陳子厚送韶鴨將以七絕因次其韵 其二
  219. 陳子厚送韶鴨將以七絕因次其韵 其三
  220. 陳子厚送韶鴨將以七絕因次其韵 其四
  221. 陳子厚送韶鴨將以七絕因次其韵 其五
  222. 陳子厚送韶鴨將以七絕因次其韵 其六
  223. 陳子厚送韶鴨將以七絕因次其韵 其七
  224. 題珪師松雲菴
  225. 錢廣文采芹亭
  226. 聞伯可郎中銳然有冥鴻之舉小詩奉慶
  227. 海棠
  228. 和澤民求海棠
  229. 登景星巖
  230. 和陶影答形
  231. 酬楊直閣知府
  232. 登卧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