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一八五○至卷一九○一/全宋詩卷一八七五/胡寅

  1.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絕 其一
  2.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絕 其二
  3.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絕 其三
  4.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絕 其四
  5.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絕 其五
  6.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絕 其六
  7.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絕 其七
  8.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絕 其八
  9.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絕 其九
  10.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絕 其一○
  11.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絕 其一一
  12. 和仲固春日村居即事十二絕 其一二
  13. 題翁道人竹軒
  14. 題斯行厚親庵世祀閣二首 其一
  15. 題斯行厚親庵世祀閣二首 其二
  16. 贈李子揚
  17. 和彥達落梅
  18. 簡奇父
  19. 從趙廟求菖蒲
  20. 和趙榮州
  21. 和奇父二首 其一
  22. 和奇父二首 其二
  23. 和洪秀才八首 其一
  24. 和洪秀才八首 其二
  25. 和洪秀才八首 其三
  26. 和洪秀才八首 其四
  27. 和洪秀才八首 其五
  28. 和洪秀才八首 其六
  29. 和洪秀才八首 其七
  30. 和洪秀才八首 其八
  31. 示法輪長老
  32. 題樟源嶺下老嫗井欄嫗百五歲
  33. 和楊秀才二首 其一
  34. 和楊秀才二首 其二
  35. 和仁仲
  36. 示延平日者
  37. 紹興壬子六月先公再被掖垣之命某時侍行自清江登舟經祖印江口趨行在所未幾罷歸還憩豐城之龍澤寺明年初夏歸隠南山己巳歲予偶遊祖印留宿寺僧惠嵩能道昔寓龍澤之梗概兩寺相望蓋五十里時先公沒十有二年矣予亦衰病投紱俯仰悲慨因成兩詩以遺嵩 其一
  38. 紹興壬子六月先公再被掖垣之命某時侍行自清江登舟經祖印江口趨行在所未幾罷歸還憩豐城之龍澤寺明年初夏歸隠南山己巳歲予偶遊祖印留宿寺僧惠嵩能道昔寓龍澤之梗概兩寺相望蓋五十里時先公沒十有二年矣予亦衰病投紱俯仰悲慨因成兩詩以遺嵩 其二
  39. 宿餘干臨江高寺題清音寺
  40. 題中元觀次黎才翁韻
  41. 十二月酴醾盛開
  42. 和仁仲治圃三首 其一
  43. 和仁仲治圃三首 其二
  44. 和仁仲治圃三首 其三
  45. 謫居新昌過黄羆嶺
  46. 遊龍山寺六祖故居也
  47. 次劉坦見和
  48. 喜雨
  49. 治園二首 其一
  50. 治園二首 其二
  51. 喜義卿得子端倅攝新守
  52. 和郡將勸農
  53. 酬黄執禮見和
  54. 再美勸農
  55. 觀諸人唱和
  56. 和王維三首 其一
  57. 和王維三首 其二
  58. 和王維三首 其三
  59. 和黄執禮六首 其一
  60. 和黄執禮六首 其二
  61. 和黄執禮六首 其三
  62. 和黄執禮六首 其四
  63. 和黄執禮六首 其五
  64. 和黄執禮六首 其六
  65. 送茶與執禮以詩來謝和之
  66. 黄倅生日送茶壽之
  67. 和李靖
  68. 寄題趙化州清白亭
  69. 和黄倅祈求有應
  70. 又和錦阜登高
  71. 再和前韻本欲創亭以穫時而止
  72. 和陳生三首 其一
  73. 和陳生三首 其二
  74. 和陳生三首 其三
  75. 示程生二首 其一
  76. 示程生二首 其二
  77. 和單普二首 其一
  78. 和單普二首 其二
  79. 謝朱推梅栽
  80. 寄陳生
  81. 謝趙戎惠白菘甚腴且再求之
  82. 示臨川曾革
  83. 送黄熙赴韶推
  84. 送黄權守歸八桂三首 其一
  85. 送黄權守歸八桂三首 其二
  86. 送黄權守歸八桂三首 其三
  87. 迓黄守再來二首 其一
  88. 迓黄守再來二首 其二
  89. 和黄秀才
  90. 寒食日約蔡生以雨不至
  91. 謝蔡生見和
  92. 二弟在遠經年無書張倩忽來相看蔡生以詩見慶次其韻
  93. 病中有感
  94. 送英州推官
  95. 和單令
  96. 和周尉遊簡園
  97. 簡單令
  98. 周尉以詩致霅鱠次韻爲謝
  99. 再謝見寄
  100. 周尉丹砂次其韻
  101. 和周尉立春二首 其一
  102. 和周尉立春二首 其二
  103. 用前韻簡單令
  104. 謝周尉用前韻致丹砂且見勸葆真
  105. 李簿携具用前韻和之
  106. 和單令春日
  107. 金沙
  108. 簡單周二子 其一
  109. 簡單周二子 其二
  110. 簡單令
  111. 楊尉見招朱推單令與焉月色甚佳
  112. 七月十八日與諸人集真于燕譽堂
  113. 吳守祈雨有應
  114. 和單令自龍山迎月而歸
  115. 重九簡單令
  116. 和單令
  117. 吳守生朝
  118. 和蔡生遷居二首蔡學佛故用杜老與贊公故事蔡常令一嫗持簡來 其一
  119. 和蔡生遷居二首蔡學佛故用杜老與贊公故事蔡常令一嫗持簡來 其二
  120. 和單令除夕二首 其一
  121. 和單令除夕二首 其二
  122. 新春即事二首 其一
  123. 新春即事二首 其二
  124. 同蔣教授單令訪竹里
  125. 即事
  126. 次德施見和
  127. 和單令
  128. 送朱推于水東口
  129. 和德施賞金沙
  130. 令節即事簡睎仲德施
  131. 同單令遊延明寺
  132. 和單令簡園梨花四絕 其一
  133. 和單令簡園梨花四絕 其二
  134. 和單令簡園梨花四絕 其三
  135. 和單令簡園梨花四絕 其四
  136. 和單令九日二絕 其一
  137. 和單令九日二絕 其二
  138. 題清遠峽山寺
  139. 歸次義彬老人廖康吉惠靈壽杖以二十八字謝之
  140. 魏漕彥成昔宰弋陽政續上聞召對改秩予適當詞命後自臺郎出守滁墾荒田千二百頃柄國者挾妻家私憾以爲罔功將漕襄陽修築大堤禦水患又以爲妄作與洪興祖爲程伯禹刊論語解至周公謂魯公有太息流涕之言彥成遂被竄于欽州柄國者死例逢赦宥歸道南嶽以大篇侑酒十尊見遺因成七絕以謝之 其一
  141. 魏漕彥成昔宰弋陽政續上聞召對改秩予適當詞命後自臺郎出守滁墾荒田千二百頃柄國者挾妻家私憾以爲罔功將漕襄陽修築大堤禦水患又以爲妄作與洪興祖爲程伯禹刊論語解至周公謂魯公有太息流涕之言彥成遂被竄于欽州柄國者死例逢赦宥歸道南嶽以大篇侑酒十尊見遺因成七絕以謝之 其二
  142. 魏漕彥成昔宰弋陽政續上聞召對改秩予適當詞命後自臺郎出守滁墾荒田千二百頃柄國者挾妻家私憾以爲罔功將漕襄陽修築大堤禦水患又以爲妄作與洪興祖爲程伯禹刊論語解至周公謂魯公有太息流涕之言彥成遂被竄于欽州柄國者死例逢赦宥歸道南嶽以大篇侑酒十尊見遺因成七絕以謝之 其三
  143. 魏漕彥成昔宰弋陽政續上聞召對改秩予適當詞命後自臺郎出守滁墾荒田千二百頃柄國者挾妻家私憾以爲罔功將漕襄陽修築大堤禦水患又以爲妄作與洪興祖爲程伯禹刊論語解至周公謂魯公有太息流涕之言彥成遂被竄于欽州柄國者死例逢赦宥歸道南嶽以大篇侑酒十尊見遺因成七絕以謝之 其四
  144. 魏漕彥成昔宰弋陽政續上聞召對改秩予適當詞命後自臺郎出守滁墾荒田千二百頃柄國者挾妻家私憾以爲罔功將漕襄陽修築大堤禦水患又以爲妄作與洪興祖爲程伯禹刊論語解至周公謂魯公有太息流涕之言彥成遂被竄于欽州柄國者死例逢赦宥歸道南嶽以大篇侑酒十尊見遺因成七絕以謝之 其五
  145. 魏漕彥成昔宰弋陽政續上聞召對改秩予適當詞命後自臺郎出守滁墾荒田千二百頃柄國者挾妻家私憾以爲罔功將漕襄陽修築大堤禦水患又以爲妄作與洪興祖爲程伯禹刊論語解至周公謂魯公有太息流涕之言彥成遂被竄于欽州柄國者死例逢赦宥歸道南嶽以大篇侑酒十尊見遺因成七絕以謝之 其六
  146. 魏漕彥成昔宰弋陽政續上聞召對改秩予適當詞命後自臺郎出守滁墾荒田千二百頃柄國者挾妻家私憾以爲罔功將漕襄陽修築大堤禦水患又以爲妄作與洪興祖爲程伯禹刊論語解至周公謂魯公有太息流涕之言彥成遂被竄于欽州柄國者死例逢赦宥歸道南嶽以大篇侑酒十尊見遺因成七絕以謝之 其七
  147. 簡彥達
  148. 將歸南嶽黎才翁命蕭復來相迎且以二詩見貺因作一絕謝之
  149. 挽吳丞相 其一
  150. 挽吳丞相 其二
  151. 挽吳丞相 其三
  152. 挽劉忠顯 其一
  153. 挽劉忠顯 其二
  154. 挽陳幾叟
  155. 挽楊訓母莢氏
  156. 挽某氏
  157. 挽李太孺人
  158. 挽端州黄大用大用喜讀書有志行數過予講討雖未詣宗本要自佳士可尚也心爲形役遂以病死作二詩哭之 其一
  159. 挽端州黄大用大用喜讀書有志行數過予講討雖未詣宗本要自佳士可尚也心爲形役遂以病死作二詩哭之 其二
  160. 挽黎承事 其一
  161. 挽黎承事 其二
  162. 挽譚邦鑑 其一
  163. 挽譚邦鑑 其二
  164. 挽楊子川
  165. 永州天申節錫宴致語口號
  166. 新州鹿鳴宴致語口號
  167. 句 其一
  168. 句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