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一六八三至卷一七二四/全宋詩卷一七一三/李彌遜

  1. 初到連江和林公曄先輩
  2. 次韻林公曄見贈
  3. 次韻陳穎仲晚步見山
  4. 和夷仲弟喜學士兄歸
  5. 翁尉以詩送蓮幷酒
  6. 學士兄還鄉之始會賓親石門寺以病不能往公曄穎仲有詩次韻
  7. 次韻陳蹈元見和之作
  8. 奉酬龍興益老伽陀
  9. 和陳穎仲題劉鞠祠
  10. 和穎仲山行即事
  11. 次韻隱者陳無隅 其一
  12. 次韻隱者陳無隅 其二
  13. 次韻李伯紀丞相遊賢沙鳯池之作 其一
  14. 次韻李伯紀丞相遊賢沙鳯池之作 其二
  15. 似表弟始歸寇退之後置酒會親族坐客即席賦詩次其韻
  16. 病臥一春無復少況蹈元頋爲尋山之行以詩簡之
  17. 復用前韻約蹈元顧
  18. 久陰聞督郵至縣奉簡蹈元
  19. 春雨久不止戲呈諸公
  20. 遊石門用前韻促陳丞
  21. 暇日遊石門用前韻
  22. 西山獨步奉懷蹈元
  23. 山居寄友人
  24. 次韻似表弟春雨漫成
  25. 近報陜右大捷又繼聞王師遂平建寇用髙字韻
  26. 與似表弟遊石門懷蹈元時中用髙字韻
  27. 歸自筠莊得似表弟晚步髙字韻繼和
  28. 新晴再用似表弟髙字韻
  29. 筠莊李花正開雨不得往似表弟有詩次韻
  30. 喜晴再用閑字韻
  31. 久雨似有晴意繼而復陰作望晴
  32. 久雨 其一
  33. 久雨 其二
  34. 德甫知丞過筠莊谿亭爲待月之會戲呈席上諸友
  35. 待月久不至須臾雲破星露溪光發衆賓懽呼席上次德甫韻
  36. 巖起錄云次韻張幹佳什輙和寄之以道山居之況
  37. 次韻巖起曉晴
  38. 次韻徐持志見寄
  39. 德甫知丞大夫惠詩見招次韻
  40. 筠莊亭軒皆以筠名學士兄有詩次韻
  41. 次韻李丞相送行二首 其一
  42. 次韻李丞相送行二首 其二
  43. 自連江赴守鄱陽黄原道中作
  44. 鄱陽四望亭觀雪
  45. 寄題福州程進道止戈堂二首 其一
  46. 寄題福州程進道止戈堂二首 其二
  47. 自鄱陽得請天台散吏解官就道恍然自適戲成
  48. 題興敎寺
  49. 送陳穎仲赴試省闈
  50. 和劉待制
  51. 次韻尚書兄同游青原
  52. 次韻和韓知剛見貽之什
  53. 次韻羅偉正寺丞見遺之什
  54. 次韻劉寬夫春日有作
  55. 送似表弟還鄉
  56. 次韻曾微言見贈二首 其一
  57. 次韻曾微言見贈二首 其二
  58. 採蘋亭分韻得花字
  59. 次韻行父舍人有感
  60. 行父和篇頗有過情之語次韻自叙以謝
  61. 過吳江次韻行父之作
  62. 巖陵道中
  63. 舟中對月
  64. 留别傅才儒
  65. 凝碧晚望
  66. 晚登齊雲閣
  67. 得仙亭
  68. 南樓
  69. 晚飲東湖亭用碩夫韻
  70. 次韻漳州鄧教授二首 其一
  71. 次韻漳州鄧教授二首 其二
  72. 秋日同劉方明遊石師巖
  73. 南樓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