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一六八三至卷一七二四/全宋詩卷一七一○/李彌遜

  1. 陪館中同舍遊方池分韻得香字
  2. 贈朱少章
  3. 贈别竹西王彦升居士
  4. 行路難
  5. 獨宿昭亭山寺
  6. 歲後三日與羅叔共二郡似表弟席上分梅花年後多韻得多字刻燭成
  7. 過魯公觀牡丹戲成小詩呈席上諸公
  8. 寄題翠樊亭
  9. 舍弟以詩貸粟邵叔暘次其韻
  10. 子美士曹送示梅花似表弟有詩因次其韻
  11. 丞廳後圃雙梅一枝發和似表弟韻
  12. 春日同遊梅花坡分韻賦詩坡字
  13. 虞仲通判以溪聲名軒約同賦
  14. 夜宿昭亭寺舍弟以公事歸城中與梅公澤邵公序昆仲待月山亭取酒共飲明日舍弟有詩次其韻
  15. 客誦故人劉立道梅花詩有懷用其韻以寄之
  16. 秋夜枕上偶成
  17. 趙彦術於姑熟倅廳作寄傲軒請予爲詩寄之
  18. 邵文伯得玉蘭於昭亭持以見遺因求詩爲作長句
  19. 將至徽川道中作
  20. 山行遇雨
  21. 黄山在歙郡之北雄麗傑出可與嵩少爭衡世傳黄帝與浮丘容成公鍊丹其下功成仙去南有紫陽蓊欎相望唐景雲中仙人許宣平舊隱也伯氏來倅之始鋤荒聚礫爲臺數仞揖二山之秀既成予自宣來乘髙四顧飄然有凌雲意思電旌風馭朝夕往來其間作歌以招之云
  22. 夏日邀客飲月下偶作
  23. 遊龍潭
  24. 風雁行
  25. 會飲得助亭分韻得千字
  26. 君用承事載酒筠谿上分韻得竹字
  27. 和董端明大野漁父圖 其一
  28. 夏日登臺晚雲層疊若衆山狀伯氏令賦詩因成長韻
  29. 夏日同伯氏畢裕之守一程國材遊天寧登西山國材有詩次其韻
  30. 蹈元作詩謂僕不當以蓮爲嫵媚而有偶有現空相之語復次韻以効齊物之說
  31. 僕和蹈元蓮竹之什意在譽竹於蓮有投鼠之嫌明復知縣有作姑兩可之他日蹈元邀客置酒花下予不得無愧復用前韻以謝花云
  32. 再和明復蹈元之什
  33. 與何西仲秉燭飲梅下
  34. 送鄒德久還鄉在福唐作
  35. 諸公送行分韻得驅字
  36. 春送楊彦侯赴試建陽用曾南豐湖水碧韻
  37. 次韻碩夫池亭賞蓮
  38. 再次前韻
  39. 黎道人自長沙入閩觧石見之論易頗有所得自言居醴陵山中有田廬養魚種竹可以卒歲作取足庵義方堂優游其間藏書敎子甚樂也遽還求詩贈之
  40. 次韻似表弟卜居惠山間
  41. 粹之載酒南山僕與子婿輩乘小舟烟雨中絕江而來飯罷復過東閣道舊論文頺然經醉歸時夜潮已平雖雲陰未觧而月白可鑒煙林水嶼盡在目中良久急雨繼作通夕不止欹臥紙帳中了不成寐因作
  42. 和表之清陰亭作
  43. 季申樞密設醴具素以待諸客表之有詩次其韻
  44. 案上梅
  45. 和董端明大野漁父圖 其三
  46. 和董端明大野漁父圖 其五
  47. 次韻葉觀文送杏花
  48. 題葉子寧林巢
  49. 送李仲和之泉南其子官所
  50. 寄題向伯恭侍郎企疏堂
  51. 送族甥遊學臨安
  52. 和董端明大野漁父圖 其二
  53. 和董端明大野漁父圖 其四
  54. 和董端明大野漁父圖 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