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一六八三至卷一七二四/全宋詩卷一六九八/鄭剛中

  1. 登嶽麓法華臺嶽麓兵火後寺已兩創惟臺爲舊物當時住持鄰道者物故二十年矣
  2. 投宿蒲圻縣
  3. 初至法會
  4. 乍晴
  5. 十月初夢寄良嗣詩三句云相思一載餘身隨雲共遠夢與汝同居覺而足之
  6. 口占
  7. 未至鼎州道旁有甘泉既酌泉過松竹百步投宿小寺翌日又酌泉登輿松竹間蘭香甚盛感而賦之時自移封
  8. 予嗜茶而封州難得有一種如下等修仁殊苦澁而日進兩杯
  9. 岳陽道中
  10. 即事
  11. 故居
  12. 元旦二首 其一
  13. 元旦二首 其二
  14. 春熱
  15. 即事
  16. 憶昨
  17. 久雨
  18. 有客問予每日何事客退賦此
  19. 封州大率園不蔬人采小蓼食之葉尖而細號尖頭蓼亦謂之辣蓼誤食往往殺人又春水肥時河豚魚極賤二物郡人所酷嗜也作詩自戒河豚本草一名脹肚魚
  20. 吾鄉城外北室宛轉皆亭園自北門外南徹浮橋最爲遊春勝地因清明念之賦此
  21. 茉莉
  22. 西鄰桑間有隙地從可五丈其橫五分之一荒蔓瓦礫之所聚也鄰翁借予栽竹因賦之
  23. 民入錢抱儥公庫東塘決水取魚甚盛漁翁謂抱儥者販婦則旁午於塘上者皆婦人也
  24. 封州
  25. 五更醉臥
  26. 栽竹
  27. 閑中
  28. 哦詩
  29. 時官多以封州俸薄井邑蕭條居處湫隘爲歎觀如聞而賦之
  30. 幽居
  31. 偶書
  32. 重五 其一
  33. 重五 其二
  34. 夏夜用人韻
  35. 元信昨日惠八桂酒兩尊今日惠蓮數頭實圎而大云盆池中白蓮子也
  36. 夏夜小雨獨坐
  37. 經月門無客客至必謂予此居蕭然如僧舍
  38. 閑居常自足
  39. 黄彙征惠石菖蒲既賦古風復成四韻
  40. 初秋
  41. 秋夜聞雨
  42. 讀杜子美三大禮賦
  43. 闌暑
  44. 秋夜山居
  45. 重陽太守招登東山以腹疾不能赴
  46. 相識有遺予以紫石硯者謂是下巖石名曰玉斗予自湖南再轉之嶺畏行李重滯舊所用委棄不存正以無硯爲窘得之喜甚且愛其名捧而戲之曰亞父後爾尚無恙耶爲賦此
  47. 鄰翁以黄菊一本見贈是歲冬暖梅已成蕾以四韻戲菊
  48. 哭潘義榮二首 其一
  49. 哭潘義榮二首 其二
  50. 晚望有感
  51. 客致木綿坐已爲長韻又成四韻
  52. 庚午冬至夜
  53. 衡嶽左右道旁茅舍竹門中有老人八十一歲宣和間嘗爲蕪湖尉因官火棄官寓湖湘無生涯學者時過之問經義遂相資助皆自言如是予飯其旁飯已即行馬上擬成
  54. 自憐
  55. 春晝
  56. 頻夜燈花顧予有何喜其可喜者又心之所自知不待燈報也
  57. 草亭假寐
  58. 涉園偶成
  59. 懷舊
  60. 去冬
  61. 夜坐
  62. 晚凉小酌
  63. 山齋疏陋每焚香旁舍聞之而齋中不甚覺盖香隨風以流也爲四十言
  64. 寒意
  65. 循省
  66. 臘月十三日送邢婿還鄉
  67. 辛未除夜
  68. 壬申年封州自正旦雨至元宵不止
  69. 無寐 其一
  70. 無寐 其二
  71. 草亭遠望
  72. 春晚
  73. 無詩
  74. 幽趣十二首 其一
  75. 幽趣十二首 其二
  76. 幽趣十二首 其三
  77. 幽趣十二首 其四
  78. 幽趣十二首 其五
  79. 幽趣十二首 其六
  80. 幽趣十二首 其七
  81. 幽趣十二首 其八
  82. 幽趣十二首 其九
  83. 幽趣十二首 其一○
  84. 幽趣十二首 其一一
  85. 幽趣十二首 其一二
  86. 讀柳子厚若爲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之句有感
  87. 擬題黎簿尉梅隱用其韻
  88. 自寬
  89. 山人
  90. 雜興
  91. 八月間對月獨酌
  92. 簡孫立之
  93. 黄義卿知郡母夫人挽章
  94. 臘中會桂堂太守勸客滿觴嘗曰怕渡野塘寒酒罷且歸又曰月掛竹梢明愛此二語借爲兩詩云 其一
  95. 臘中會桂堂太守勸客滿觴嘗曰怕渡野塘寒酒罷且歸又曰月掛竹梢明愛此二語借爲兩詩云 其二
  96. 冬大暖桃李花飛如雨已而遽寒綿裘猶薄也
  97. 擬送傅推官吉先予以紹興己已六月自復徙封吉先後一月到任
  98. 病酒
  99. 砌下黄菊暮秋始開爲賦此篇
  100. 十月二十三日趙守侵早泛舟游西山有詩即席和此
  101. 再和
  102. 初春五言
  103. 初春七言
  104. 初夏
  105. 寒食雜興二篇 其一
  106. 寒食雜興二篇 其二
  107. 閑興
  108. 出江
  109. 綠凈軒
  110. 病後涉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