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一五八○至卷一六四二/全宋詩卷一六四四/趙鼎
- 己亥秋陪伯山遊中條窮盡山中之勝明年春迓王毅伯再過山下呈伯山
- 陪王毅伯遊柏梯寺次毅伯韻
- 次韻
- 出郭次伯山韻
- 欲遊静林不果
- 翠微閣
- 還城次必强韻
- 次韻酬贈元長少卿
- 寄贈向叔美二首 其二
- 儀真宫玉清昭應宫成鑄聖像於此
- 再次韻
- 王官谷夜歸次伯山韻
- 南泉
- 獨樂園夜飲梅花下再賦
- 寄贈向叔美二首 其一
- 吳帝廟
- 奉送呂若谷縣丞任蒲東歸五首 其一
- 奉送呂若谷縣丞任蒲東歸五首 其二
- 夢覺一首時將解安邑赴調
- 龜山寺詩
- 舟行著淺夜泊中流
- 泊震澤道中步游善宥寺觀芍藥回舟中小飲用范四韻
- 過平望趨吳興阻風遊殊勝寺用益謙韻
- 過子陵灘題僧舍壁
- 奉送呂若谷縣丞任蒲東歸五首 其三
- 奉送呂若谷縣丞任蒲東歸五首 其四
- 奉送呂若谷縣丞任蒲東歸五首 其五
- 真率會諸公有詩輙次其韻
- 寄金陵諸幼
- 乙巳二月初八日集獨樂園夜飲梅花下會者宋退翁胡明仲馬世甫張與之王子與林秀才及余凡七人以炯如流水涵青蘋爲韻賦詩分得流字
- 雪中獨坐退翁索詩
- 將歸先寄諸幼
- 次韻退翁遊北山之什
- 東軒即事二首 其一
- 東軒即事二首 其二
- 聞有長沙之命
- 泊小金山覺渡寺僧言建德知縣桐廬知縣婺州教授皆被召
- 登舟示邢子友
- 戊申正月行在參吏部示諸幼
- 京師次韻邵澤民憶擬江梅花
- 役所寒食即事
- 余去秋七月登舟逮此一年矣六月晦日午睡覺聞兒女輩相謂曰眀朝又是秋風起推枕悵然走筆記之
- 泊桐廬縣合江亭下昔有得道之士不知姓名結廬山間手植桐數本因謂之桐君縣亦以此得名
- 舟中呈耿元直
- 閱陶集偶有所感
- 謝人惠麥穗
- 車駕還汴
- 圍城次退翁韻
- 還家示諸幼
- 還家
- 馬靖國後軒
- 蒲中次韻提舉趙正之秦亭唱和五首 其一
- 蒲中次韻提舉趙正之秦亭唱和五首 其二
- 蒲中次韻提舉趙正之秦亭唱和五首 其三
- 蒲中次韻提舉趙正之秦亭唱和五首 其四
- 蒲中次韻提舉趙正之秦亭唱和五首 其五
- 再到蒲中遊穆氏園
- 贈普照監院
- 六合縣相僧
- 中秋呈元長 其一
- 中秋呈元長 其二
- 中秋醉後
- 九日置酒坐上呈元長
- 毗陵道中
- 登蘭溪亭
- 左馮翊寄東鎮張致一兼簡聞喜親舊
- 次韻富季申寄示
- 次韻富季申雪中即事時聞北敵起兵京師戒嚴二首 其一
- 次韻富季申雪中即事時聞北敵起兵京師戒嚴二首 其二
- 後數日雪再作
- 發杭州有訝太遽者
- 聞郭瑾懷甫除郎
- 秋試鎖宿府學
- 登第示同年
- 守官長道之岷南過馬務寨示知寨石殿直
- 酬贈黄倅
- 馮翊次韻邵子文寄贈之什
- 夜送客至馬鳴橋
- 從軍滑臺 其一
- 從軍滑臺 其二
- 登廓軒用王穆之秀才韻
- 河南留守王大資
- 洛陽九日次韻縣尉 其一
- 洛陽九日次韻縣尉 其二
- 次韻縣尉
- 縣丞呂若谷置酒巽亭 其一
- 縣丞呂若谷置酒巽亭 其二
- 再用前韻 其一
- 再用前韻 其二
- 次韻張與之登巽亭 其一
- 次韻張與之登巽亭 其二
- 洛中次韻河南令王子與觀梅
- 定海路中觀梅
- 建隆寺詩
- 紅門掃役所觀河
- 役所寒食晚歸
- 之官開封泛洛東下先寄京師故舊
- 暮春
- 和元長暮春
- 别張德遠詩
- 清涼寺
- 将發泗上
- 至宿聞陸昭中病痁
- 示陸昭中
- 六月十三日書呈元長
- 用元長韻贈空老
- 夜坐
- 泊真州閘外詩
- 過高郵飲張才甫家作詩爲别
- 和鄭有功次范元長韻
- 歲晏感懷 其一
- 歲晏感懷 其二
- 卧病一首
- 次韻子蒼諸公韻
- 再用前韻示范六
- 將至三衢楊村道中小飲
- 長沙倅劉元舉寄示參議伯山酬唱之什因亦次韻二首 其一
- 長沙倅劉元舉寄示參議伯山酬唱之什因亦次韻二首 其二
- 送張京與之宰解縣
- 得蜀信
- 寒食日書事
- 清明詩
- 和元長書懷二首 其一
- 和元長書懷二首 其二
- 晚風定放小舟江心
- 同苗秀才楊山人登舟
- 靖安道中見梅
- 又泊蘭溪亭
- 發四明奔昌國用韓叔夏韻呈覺民參政
- 過石佛洋
- 越土水淺易涸而近山無木可採故常有薪水之憂既歸黄岡遂脫此責作詩示同舍
- 丁未冬同陸昭中渡江泊秦淮稅亭之側癸丑三月自建康移守南昌登舟顧覽即昔年繫纜之所也時昭中亡矣感歎存沒作詩寄黄岡親舊
- 次張真君韻
- 中秋夜清坐讀歐陽公正統論二首 其一
- 中秋夜清坐讀歐陽公正統論二首 其二
- 九日晚坐獨酌一杯
- 泊舟鹽橋兒子洙輙於市買歷尾題云客裏其如日費多因取筆足成一詩
- 雪中與洙輩飲
- 大雪連日不已
- 雪晴東軒獨坐
- 過石門洋
- 丙子夏病卧汗後
- 河中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