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一四七八至卷一五三三/全宋詩卷一四八二/孫覿

  1. 有客生致兩雉不忍殺開籠縱之二首 其一
  2. 有客生致兩雉不忍殺開籠縱之二首 其二
  3. 題妙覺寺壁
  4. 再至
  5. 宿妙覺竹庵贈静老
  6. 胥澤民招飲二首 其一
  7. 胥澤民招飲二首 其二
  8. 别如老
  9. 徙寓妙覺佛舍胥乂民襆被相過賦夜坐
  10. 招鄒次魏
  11. 贈答淵侍者
  12. 建昌守朱直伯寄酒小詩爲謝
  13. 再用前韻
  14. 妙覺寺適軒二首 其一
  15. 妙覺寺適軒二首 其二
  16. 妙覺書事二首 其一
  17. 妙覺書事二首 其二
  18. 次韻王子欽端午
  19. 吳益先攜文見過以詩爲謝
  20. 次韻王子欽
  21. 再和
  22. 涂子野九歲子名駒字千里戲作絕句 其一
  23. 涂子野九歲子名駒字千里戲作絕句 其二
  24. 詩贈竹庵静老人
  25. 置酒
  26. 讀李光遠詩卷次韻二首 泗州南山
  27. 讀李光遠詩卷次韻二首 揚州谷林堂
  28. 志新誦近詩次韻二首 其一
  29. 志新誦近詩次韻二首 其二
  30. 石{巩/石}在宜黄縣之南二十五里義泉寺寺旁有磴道高里許循山而西少北忽有石梁數十丈横絕兩崖之間中空無柱高出雲表神剜鬼刻不可名狀真洞心駭目之觀而僻在一隅遊客無所爲而至乃賦詩一篇以告喜遊而不知者
  31. 熊夫人遣介欲婿澤民小詩戲之
  32. 題鄒次魏青藜堂
  33. 静老容安庵二首 其一
  34. 静老容安庵二首 其二
  35. 静老通幽軒
  36. 次韻王子欽秋懷二首 其一
  37. 次韻王子欽秋懷二首 其二
  38. 秋夜三首 其一
  39. 秋夜三首 其二
  40. 秋夜三首 其三
  41. 秋興 其一
  42. 秋興 其二
  43. 妙覺寺三詠 木犀
  44. 妙覺寺三詠 梧桐
  45. 妙覺寺三詠 芙蓉
  46. 自崇仁趨新淦凡四夕乃至一寓道觀三止僧舍皆留一夕而去賦小詩記之 奴原寺
  47. 自崇仁趨新淦凡四夕乃至一寓道觀三止僧舍皆留一夕而去賦小詩記之 化度寺
  48. 自崇仁趨新淦凡四夕乃至一寓道觀三止僧舍皆留一夕而去賦小詩記之 栖霞觀觀在麻嶺下
  49. 自崇仁趨新淦凡四夕乃至一寓道觀三止僧舍皆留一夕而去賦小詩記之 三山寺二首 其一
  50. 自崇仁趨新淦凡四夕乃至一寓道觀三止僧舍皆留一夕而去賦小詩記之 三山寺二首 其二
  51. 余大觀中偕何襲明登仕同爲太學諸生别後二十六年余□南遷道清江襲明逆余於新淦之洲上蒼顔白髪大略相似感嘆之餘飲酒賦詩以爲笑樂襲明筆力雄贍操紙立就凡六七反必用前韻余繼和者十二篇云 其一
  52. 余大觀中偕何襲明登仕同爲太學諸生别後二十六年余□南遷道清江襲明逆余於新淦之洲上蒼顔白髪大略相似感嘆之餘飲酒賦詩以爲笑樂襲明筆力雄贍操紙立就凡六七反必用前韻余繼和者十二篇云 其二
  53. 再和 其一
  54. 再和 其二
  55. 再和 其一
  56. 再和 其二
  57. 何倅利見許出侍兒襲明用前韻賦詩再和 其一
  58. 何倅利見許出侍兒襲明用前韻賦詩再和 其二
  59. 何嘉會寺丞遣嫁侍兒襲明有詩次韻 其一
  60. 何嘉會寺丞遣嫁侍兒襲明有詩次韻 其二
  61. 迎薫堂小集襲明用前韻再和 其一
  62. 迎薫堂小集襲明用前韻再和 其二
  63. 何嘉會以侍兒歸彭生小詩戲之
  64. 長樂寺二首 其一
  65. 長樂寺二首 其二
  66. 志新遣介致書餽以巴源紙黄甘珠欖大栗鵝鮓枯蝦爲餉戲作長句爲謝
  67. 蜀婦新寡從何純中讀左氏戲呈純中
  68. 嘉會飲餞愛姬大慟而別
  69. 遊鍾石寺問名寺之因緣老僧指門旁石如覆鍾狀賦詩一首邀何襲明登仕同賦
  70. 宜黄尉李集義遺書問安否小詩爲謝
  71. 雪二首 其一
  72. 雪二首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