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一四○七至卷一四七七/全宋詩卷一四四一/韓駒
- 十絕爲亞卿作 其四
- 十絕爲亞卿作 其五
- 十絕爲亞卿作 其六
- 上泰州使君陳瑩中
- 聞富鄭公少時隨侍至此讀書景德寺後人爲作祠堂因跋余舊詩後以自嘲 其一
- 聞富鄭公少時隨侍至此讀書景德寺後人爲作祠堂因跋余舊詩後以自嘲 其二
- 食蟹
- 次韻師白中秋會飲且餞予行
- 次韻留别南公
- 至襄城家君有詩命某屬和
- 次韻雙蓮花云得之城東
- 和者既多花已成實矣復作一首
- 次韻陳師白
- 次韻薛孟二君唱和
- 十絕爲亞卿作 其一
- 十絕爲亞卿作 其二
- 十絕爲亞卿作 其三
- 十絕爲亞卿作 其七
- 十絕爲亞卿作 其八
- 十絕爲亞卿作 其九
- 十絕爲亞卿作 其一○
- 送俞仲寛赴宿倅
- 便衣訪徐師川坐定陳瑩中太守亦至余避入室已而同語良久戲呈師川
- 次韻師川見和
- 五月八日游北禪師川登塔盡七級僕能三級而已晚過公晦偶作二首 其一
- 五月八日游北禪師川登塔盡七級僕能三級而已晚過公晦偶作二首 其二
- 曾大父有詩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飛歸蜀與語及此因取爲韻 其一
- 曾大父有詩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飛歸蜀與語及此因取爲韻 其二
- 曾大父有詩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飛歸蜀與語及此因取爲韻 其三
- 曾大父有詩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飛歸蜀與語及此因取爲韻 其四
- 曾大父有詩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飛歸蜀與語及此因取爲韻 其五
- 曾大父有詩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飛歸蜀與語及此因取爲韻 其六
- 曾大父有詩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飛歸蜀與語及此因取爲韻 其七
- 曾大父有詩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飛歸蜀與語及此因取爲韻 其八
- 曾大父有詩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飛歸蜀與語及此因取爲韻 其九
- 曾大父有詩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飛歸蜀與語及此因取爲韻 其一○
- 曾大父有詩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飛歸蜀與語及此因取爲韻 其一一
- 曾大父有詩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飛歸蜀與語及此因取爲韻 其一二
- 曾大父有詩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飛歸蜀與語及此因取爲韻 其一三
- 曾大父有詩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飛歸蜀與語及此因取爲韻 其一四
- 次韻參寥 其一
- 次韻參寥 其二
- 游定林寺
- 題鶺鴒圖
- 題絳帳圖
- 泰興道中
- 偶書
- 題畫雪雀 其一
- 題畫雪雀 其二
- 題王充道清芬亭亭前瑞香花數百本
- 智勇師歸永嘉自言所居在萬竹間乞詩送行
- 題修師陽關圖
- 題趙君發牧牛圖
- 李少愚母輓詩
- 贈張景方
- 題花光長老畫 其一
- 題花光長老畫 其二
- 送黄若虚下第歸湖南
- 館中直宿書事 其一
- 館中直宿書事 其二
- 走筆謝人送酒
- 留别館中諸公
- 行至華陰呈舊同舍
- 金粟堆
- 謝人寄小胡孫
- 醉中走筆留别楊將軍
- 賦曲江禁柳
- 次韻思聰
- 和李上舍冬日書事
- 謝人寄茶筅子
- 偶書二絕呈館中舊同舍 其一
- 偶書二絕呈館中舊同舍 其二
- 題明皇上馬圖
- 次韻倪巨濟夏夜二首 其一
- 次韻倪巨濟夏夜二首 其二
- 送蘇世美東歸 其一
- 送蘇世美東歸 其二
- 次韻蘇文饒待舟書事
- 次韻蘇彦師見寄
- 題萬松亭 其一
- 題萬松亭 其二
- 道中絕句 其一
- 道中絕句 其二
- 道中絕句 其三
- 梅花八首 其一
- 梅花八首 其二
- 梅花八首 其三
- 梅花八首 其四
- 梅花八首 其五
- 梅花八首 其六
- 梅花八首 其七
- 梅花八首 其八
- 夜泊寧陵
- 題申居士霅溪圖
- 同趙發運游甘露寺
- 庚子年還朝飲酒六絕句 其一
- 庚子年還朝飲酒六絕句 其二
- 庚子年還朝飲酒六絕句 其三
- 庚子年還朝飲酒六絕句 其四
- 庚子年還朝飲酒六絕句 其五
- 庚子年還朝飲酒六絕句 其六
- 題韓幹畫馬
- 送海常化士 其一
- 送海常化士 其二
- 次韻何文縝種竹
- 虞童子七歲能誦書部使者聞諸朝既至京師會更制不果試其歸也以二小詩送之 其一
- 虞童子七歲能誦書部使者聞諸朝既至京師會更制不果試其歸也以二小詩送之 其二
- 次韻李希聲館中上元直宿
- 次韻王給事觀殿試唱名 其一
- 次韻王給事觀殿試唱名 其二
- 次韻王給事觀殿試唱名 其三
- 次韻王給事觀殿試唱名 其四
- 先大夫元豐間及進士第榮州伯父喜而賦詩宣和四年信道兄登科某時爲著作郎侍立集英殿與觀唱名未幾信道兄調而歸某謹次伯父韻以送之
- 送王左丞宣撫河北
- 次韻翁監再來館中
- 臣{卥/木}以御畫鵲示臣某謹再拜稽首賦詩
- 送權師謁蒋山華藏二長老
- 送聰師往蜀中乞錢
- 次韻館中上元游葆真宮觀燈 其一
- 次韻館中上元游葆真宮觀燈 其二
- 次韻館中上元游葆真宮觀燈 其三
- 次韻館中上元游葆真宮觀燈 其四
- 次韻館中上元游葆真宮觀燈 其五
- 過左掖門馬上口占
- 蜀僧法聰率然叩門乞詩送行
- 申應時卜居京口名之曰雲棲又曰小築乞詩送行 其一
- 申應時卜居京口名之曰雲棲又曰小築乞詩送行 其二
- 故樞密鄭公輓詞 其一
- 故樞密鄭公輓詞 其二
- 故樞密鄭公輓詞 其三
- 次韻何文縝舍人後省致齋
- 故正議李公輓詞 其一
- 故正議李公輓詞 其二
- 次韻石塔睡菴
- 送僧化寧吳中行脚 其一
- 送僧化寧吳中行脚 其二
- 示龜山平老 其一
- 示龜山平老 其二
- 次韻侯思孺將至黄州見簡
- 故資政忠惠韓公輓詞 其一
- 故資政忠惠韓公輓詞 其二
- 以正賜庫蒲萄醅送何斯舉復次其韻 其一
- 以正賜庫蒲萄醅送何斯舉復次其韻 其二
- 以正賜庫蒲萄醅送何斯舉復次其韻 其三
- 登赤壁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