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一三五九至卷一四○六/全宋詩卷一四○二/釋懷深

  1. 前往焦山歷代尊宿真贊 珍禪師
  2. 前往焦山歷代尊宿真贊 倫禪師
  3. 前往焦山歷代尊宿真贊 佛印禪師
  4. 前往焦山歷代尊宿真贊 深禪師
  5. 前往焦山歷代尊宿真贊 從禪師
  6. 前往焦山歷代尊宿真贊 慈受和尚自讚
  7. 前住慧林歷代禪師真贊 圓照法空禪師
  8. 前住慧林歷代禪師真贊 覺海沖禪師
  9. 前住慧林歷代禪師真贊 佛陀遜禪師
  10. 前住慧林歷代禪師真贊 佛光正禪師
  11. 前住慧林歷代禪師真贊 祖印悟禪師
  12. 前住慧林歷代禪師真贊 月印禪師
  13. 退步 其一
  14. 退步 其二
  15. 退步 其三
  16. 退步 其四
  17. 退步 其五
  18. 退步 其六
  19. 退步 其七
  20. 退步 其八
  21. 退步 其九
  22. 退步 其一○
  23. 退步 其一一
  24. 退步 其一二
  25. 省緣 其一
  26. 省緣 其二
  27. 省緣 其三
  28. 省緣 其四
  29. 省緣 其五
  30. 省緣 其六
  31. 念彌陀頌 其一
  32. 念彌陀頌 其二
  33. 念彌陀頌 其三
  34. 念彌陀頌 其四
  35. 念彌陀頌 其五
  36. 念彌陀頌 其六
  37. 家中四威儀 其一
  38. 家中四威儀 其二
  39. 家中四威儀 其三
  40. 家中四威儀 其四
  41. 枯骨頌 其一
  42. 枯骨頌 其二
  43. 枯骨頌 其三
  44. 枯骨頌 其四
  45. 枯骨頌 其五
  46. 枯髏酒色財氣頌 其一
  47. 枯髏酒色財氣頌 其二
  48. 枯髏酒色財氣頌 其三
  49. 枯髏酒色財氣頌 其四
  50. 天人禮枯骨
  51. 餓鬼打死屍
  52. 沙門破二見
  53. 資福遣土地出院 其一
  54. 資福遣土地出院 其二
  55. 資福遣土地出院 其三
  56. 靈巖披雲臺十頌 其一
  57. 靈巖披雲臺十頌 其二
  58. 靈巖披雲臺十頌 其三
  59. 靈巖披雲臺十頌 其四
  60. 靈巖披雲臺十頌 其五
  61. 靈巖披雲臺十頌 其六
  62. 靈巖披雲臺十頌 其七
  63. 靈巖披雲臺十頌 其八
  64. 靈巖披雲臺十頌 其九
  65. 靈巖披雲臺十頌 其一○
  66. 和堯峰泉老 清輝軒
  67. 和堯峰泉老 碧玉沼
  68. 和堯峰泉老 多境巖
  69. 和堯峰泉老 寶雲井
  70. 和堯峰泉老 白龍洞
  71. 和堯峰泉老 觀音巖
  72. 和堯峰泉老 妙高峰
  73. 和堯峰泉老 偃蓋松
  74. 和堯峰泉老 東齋
  75. 和堯峰泉老 西隱
  76. 洞庭十二偈 其一
  77. 洞庭十二偈 其二
  78. 洞庭十二偈 其三
  79. 洞庭十二偈 其四
  80. 洞庭十二偈 其五
  81. 洞庭十二偈 其六
  82. 洞庭十二偈 其七
  83. 洞庭十二偈 其八
  84. 洞庭十二偈 其九
  85. 洞庭十二偈 其一○
  86. 洞庭十二偈 其一一
  87. 洞庭十二偈 其一二
  88. 題杭州西湖可堂 其一
  89. 題杭州西湖可堂 其二
  90. 題石橋
  91. 題白道猷
  92. 題呂城接待院
  93. 初至包山大雪戲題
  94. 次日有鵲巢於庵前棗樹上樹高數尺因筆戲題
  95. 栽松
  96. 手植小松
  97. 題一笑庵 其一
  98. 題一笑庵 其二
  99. 題也休庵 其一
  100. 題也休庵 其二
  101. 睡起戲題
  102. 題寒食花
  103. 題紙襖
  104. 師初到包山見小池瑩如冰玉父老云池中昔有白龜已進之因命爲白龜泉
  105. 題隱泉
  106. 包山開井
  107. 小師般磚造塔
  108. 入定觀音
  109. 廣瑞巖和尚呼主人公諾 其一
  110. 廣瑞巖和尚呼主人公諾 其二
  111. 廣瑞巖和尚呼主人公諾 其三
  112. 廣瑞巖和尚呼主人公諾 其四
  113. 廣瑞巖和尚呼主人公諾 其五
  114. 勸食素
  115. 勸晨朝食素
  116. 懷凈照禪師
  117. 閱佛鑑禪師語錄
  118. 乞退慧林寄佛果禪師
  119. 寄壽春沂和尚
  120. 答天寧訥和尚
  121. 寄東禪玿和尚
  122. 答廣燈禪師退翠峰
  123. 送慶善珪和尚
  124. 中秋寄璝和尚
  125. 和規和尚 其一
  126. 和規和尚 其二
  127. 和規和尚 其三
  128. 和規和尚 其四
  129. 和信和尚 其一
  130. 和信和尚 其二
  131. 示高維那兼簡寶華鑑和尚初出世
  132. 會源首座
  133. 會吉上人
  134. 示純禪者
  135. 示敏禪者
  136. 示曇禪者
  137. 示求禪者
  138. 示襄禪者
  139. 示表禪者
  140. 示皎禪者
  141. 儈道成於金山住破屋一間有不下山戒喜其孤潔贈之以偈
  142. 安正闍梨求偈
  143. 因首座求偈
  144. 至禪者求偈 其一
  145. 至禪者求偈 其二
  146. 道智更衣參學求偈 其一
  147. 道智更衣參學求偈 其二
  148. 剛監院遣小師子文包山下書文別求偈兼示剛公
  149. 法照大師求偈
  150. 老僧慧因唱盡衣鉢欲捨身火化二偈誡之 其一
  151. 老僧慧因唱盡衣鉢欲捨身火化二偈誡之 其二
  152. 因禪者欲編語錄以偈止之
  153. 安禪者爲思谿國覺專使遠至國清以偈卻之
  154. 達空大師始欲落髪以偈止之 其一
  155. 達空大師始欲落髪以偈止之 其二
  156. 慧林誡禪徒入浴
  157. 誡參徒睡不脫衣
  158. 寄邃首座
  159. 寄國清光長老兼示諸衲子 其一
  160. 寄國清光長老兼示諸衲子 其二
  161. 寄國清光長老兼示諸衲子 其三
  162. 寄實相院主
  163. 送炬禪者歸寧親
  164. 送正禪者歸爲本師起塔
  165. 送暹禪者出京
  166. 送珍禪者
  167. 送全禪者爲普慧勝長老專使下書回
  168. 送印禪者
  169. 送廣法初長老下鄉
  170. 謁法報菴主不值
  171. 示小師法照
  172. 法逸云嘗記墮城時番人追逐時回觀平江變爲瓦礫時只此便是息心處也師云何止息心
  173. 聞平江焚爇
  174. 彥強求偈
  175. 示師勤
  176. 示小師行脚
  177. 資福訓童行頌 其一
  178. 資福訓童行頌 其二
  179. 資福訓童行頌 其三
  180. 資福訓童行頌 其四
  181. 資福訓童行頌 其五
  182. 資福訓童行頌 其六
  183. 資福訓童行頌 其七
  184. 資福訓童行頌 其八
  185. 資福訓童行頌 其九
  186. 資福訓童行頌 其一○
  187. 資福訓童行頌 其一一
  188. 資福訓童行頌 其一二
  189. 資福訓童行頌 其一三
  190. 資福訓童行頌 其一四
  191. 資福訓童行頌 其一五
  192. 資福訓童行頌 其一六
  193. 資福訓童行頌 其一七
  194. 資福訓童行頌 其一八
  195. 資福訓童行頌 其一九
  196. 資福訓童行頌 其二○
  197. 和蔡相面壁軒 其一
  198. 和蔡相面壁軒 其二
  199. 和蔡相面壁軒 其三
  200. 和蔡相面壁軒 其四
  201. 孫大夫求偈
  202. 再住慧林和高觀察韻
  203. 答葛待制 其一
  204. 答葛待制 其二
  205. 題孫主簿真慶閣
  206. 章學士避地毛公山號隱泉居士因相約作廬山飯攜偈赴之
  207. 吊王觀察 其一
  208. 吊王觀察 其二
  209. 謝王七舍人施手寫華嚴經並大藏等經及彌陀像 其一
  210. 謝王七舍人施手寫華嚴經並大藏等經及彌陀像 其二
  211. 謝王七舍人施手寫華嚴經並大藏等經及彌陀像 其三
  212. 結茅包山寄孫彥孚主簿
  213. 與俗兄相見
  214. 殷員外爲包山鑄鍾畢求偈
  215. 李都事求偈
  216. 孫保義求偈
  217. 吳保義求偈
  218. 王員外求偈
  219. 金大翁求偈
  220. 許善友求偈
  221. 善友誦金剛經求偈
  222. 因讀法華經至火宅喻不覺一笑因書偈示孫主簿
  223. 答高道人二首 其一
  224. 答高道人二首 其二
  225. 諸道友以法愛故常至包山以偈卻之
  226. 真州檀越求偈
  227. 資福改神霄道友挽留不得師去以偈卻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