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一三一七至卷一三五八/全宋詩卷一三四二/釋德洪

  1. 春詞五首 其一
  2. 春詞五首 其二
  3. 春詞五首 其三
  4. 春詞五首 其四
  5. 春詞五首 其五
  6. 春日作
  7. 殘梅
  8.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一
  9.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
  10.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三
  11.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四
  12.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五
  13.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六
  14.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七
  15.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八
  16.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九
  17.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一○
  18.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一一
  19.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一二
  20.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一三
  21.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一四
  22.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一五
  23.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一六
  24.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一七
  25.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一八
  26.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一九
  27.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
  28.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一
  29.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二
  30.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三
  31.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四
  32.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五
  33.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六
  34. 次韻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七
  35. 海棠
  36. 和余慶長老春十首 其一
  37. 和余慶長老春十首 其二
  38. 和余慶長老春十首 其三
  39. 和余慶長老春十首 其四
  40. 和余慶長老春十首 其五
  41. 和余慶長老春十首 其六
  42. 和余慶長老春十首 其七
  43. 和余慶長老春十首 其八
  44. 和余慶長老春十首 其九
  45. 和余慶長老春十首 其一○
  46. 遊西湖北山二首 其一
  47. 遊西湖北山二首 其二
  48. 次韻超然春日湘上二首 其一
  49. 次韻超然春日湘上二首 其二
  50. 春晚二首 其一
  51. 春晚二首 其二
  52. 長春花
  53. 上巳
  54. 題黄山壁
  55. 初夏四首 其一
  56. 初夏四首 其二
  57. 初夏四首 其三
  58. 初夏四首 其四
  59. 南軒
  60. 次韻方夏日五首時渠在禹谿余乃居福嚴 其一
  61. 次韻方夏日五首時渠在禹谿余乃居福嚴 其二
  62. 次韻方夏日五首時渠在禹谿余乃居福嚴 其三
  63. 次韻方夏日五首時渠在禹谿余乃居福嚴 其四
  64. 次韻方夏日五首時渠在禹谿余乃居福嚴 其五
  65. 嘗盧橘
  66. 新竹
  67. 秋晚三首 其一
  68. 秋晚三首 其二
  69. 秋晚三首 其三
  70. 雪中山茶
  71. 妙高梅花
  72. 琛上人所蓄妙高墨戲三首 其一
  73. 琛上人所蓄妙高墨戲三首 其二
  74. 琛上人所蓄妙高墨戲三首 其三
  75. 次韻翁教授見寄
  76. 夢中作
  77. 紀夢
  78. 過小院僧窗有假山絕妙作廬山勢書此
  79. 次韻五首 其一
  80. 次韻五首 其二
  81. 次韻五首 其三
  82. 次韻五首 其四
  83. 次韻五首 其五
  84. 次韻巽中見寄四首 其一
  85. 次韻巽中見寄四首 其二
  86. 次韻巽中見寄四首 其三
  87. 謝人惠蘆雁圖
  88. 湓江宿舟中
  89. 過蕪湖晚望
  90. 東流阻風
  91. 次韻孫先輩見寄二首 其一
  92. 次韻孫先輩見寄二首 其二
  93. 過湘江題慈雲寺壁
  94. 再遊讀舊題
  95. 晚歸福嚴寺
  96. 次韻亭上人長沙雪中懷古二首 其一
  97. 次韻亭上人長沙雪中懷古二首 其二
  98. 書白水寺壁
  99. 過長馬市
  100. 書湛然亭
  101. 次韻張敏叔畫桃梅二首 其一
  102. 次韻張敏叔畫桃梅二首 其二
  103. 送覺先歸大梁二首 其一
  104. 送覺先歸大梁二首 其二
  105. 題賁遠書房
  106. 李商老自山北道中作詩見寄次韻
  107. 初至崖州喫荔枝
  108. 至海昏三首 其一
  109. 至海昏三首 其二
  110. 至海昏三首 其三
  111. 次韻壁間蔣侯詩
  112. 遊石臺寺
  113. 永固登小閣
  114. 會性之山中二首 其一
  115. 會性之山中二首 其二
  116. 守道太尉醉鄉
  117. 世明九客同登滕王閣索詩口占
  118. 贈胡子顯八首 其一
  119. 贈胡子顯八首 其二
  120. 贈胡子顯八首 其三
  121. 贈胡子顯八首 其四
  122. 贈胡子顯八首 其五
  123. 贈胡子顯八首 其六
  124. 贈胡子顯八首 其七
  125. 贈胡子顯八首 其八
  126. 何忠孺出芝草三本皆黄色指其小者曰昔登第時産此今重華爲作此
  127. 古鼎
  128. 舟行書所見
  129. 東坡羮
  130. 宿芙蓉峰書方丈壁三首 其一
  131. 宿芙蓉峰書方丈壁三首 其二
  132. 宿芙蓉峰書方丈壁三首 其三
  133. 過寶應訪達川不遇書其壁
  134. 次韻曾侯分春亭
  135. 次韻晚起
  136. 次韻春風
  137. 次韻題葆光菴
  138. 次韻棋堂
  139. 次韻西樓
  140. 三月登湘陰景醇湖山堂時江漲而雨未止
  141. 又登鄧氏平遠樓縱望見小廬山作
  142. 意行入古寺見鄧生之富以谷量牛馬寺舊藉余賦詩
  143. 南嶽會禪師往京口省枯木老禪過余湘上夜語及前詩三絕要謁夢蝶老居士不覺有懷其人
  144. 會師胡盧而笑曰獨無語以餞我乎因賦此
  145. 贈覺成上人
  146. 送向禪者省親約三月時復来
  147. 次韻惠梅禪師見寄秋日四首 其一
  148. 次韻惠梅禪師見寄秋日四首 其二
  149. 次韻惠梅禪師見寄秋日四首 其三
  150. 次韻惠梅禪師見寄秋日四首 其四
  151. 補東坡遺真姜唐佐秀才飲書其扇
  152. 次韻蕭子植承務四首 其一
  153. 次韻蕭子植承務四首 其二
  154. 次韻蕭子植承務四首 其三
  155. 次韻蕭子植承務四首 其四
  156. 英上人手錄冷齋爲示戲書其尾
  157. 入九峰道中
  158. 讀和靖西湖詩戲書卷尾
  159. 與超然至谷山尋崇禪師遺踪
  160. 崇山堂五詠爲通判大樂張侯賦 静隱堂
  161. 崇山堂五詠爲通判大樂張侯賦 信美亭
  162. 崇山堂五詠爲通判大樂張侯賦 致爽亭
  163. 崇山堂五詠爲通判大樂張侯賦 妙觀菴
  164. 崇山堂五詠爲通判大樂張侯賦 崇山堂
  165. 書寂音堂壁
  166. 介然館道林偶入聚落宿天寧兩昔雨中思山遂渡湘飯于南臺口占兩絕戲之介然住廬山二十年尚能詳說山中之勝 其一
  167. 介然館道林偶入聚落宿天寧兩昔雨中思山遂渡湘飯于南臺口占兩絕戲之介然住廬山二十年尚能詳說山中之勝 其二
  168. 題清芬軒
  169. 次韻資欽提舉遊浯溪
  170. 次韻題德岡鋪
  171. 次韻自武岡趨東安道中
  172. 次韻邵州道中
  173. 次韻曾機宜游山湘江晚望
  174. 閏三月經旬雨江漲已及舊痕而湖山堂之下船猶著沙二十七日與天寧清修白鹿龍牙開法同赴景醇飯而廣法益陽来遂掇坐入門湖水漲滿其碧勝鏡景醇曰湖山正爲公輩甚喜作此
  175. 巫山圖
  176. 古詩云蘆花白間蓼花紅一日秋江慘淡中兩箇鷺鷥相對立幾人喚作水屏風然其理可取而其詞鄙野余爲改之曰換骨法
  177. 佛鑑興修天寧而大檀越輻凑六月初吉有雙蓮開殿庭之西池作此
  178. 題通判學士適軒
  179. 清侍者自長沙歸雲居来辭且乞偈余斂目想見清自遥田莊拄策而上將及到天亭回視諸峰如關種所作廬山夕陽圖
  180. 宿興化寺
  181. 心上座余故人慧廓然之嗣而規方外之猶子也過予於湘上夜語有懷廓然方外作兩絕 其一
  182. 心上座余故人慧廓然之嗣而規方外之猶子也過予於湘上夜語有懷廓然方外作兩絕 其二
  183. 寄題勝因環翠亭二首 其一
  184. 寄題勝因環翠亭二首 其二
  185. 次韻夏均父寄曾元素三首 其一
  186. 次韻夏均父寄曾元素三首 其二
  187. 次韻夏均父寄曾元素三首 其三
  188. 廬山雜興六首 其一
  189. 廬山雜興六首 其二
  190. 廬山雜興六首 其三
  191. 廬山雜興六首 其四
  192. 廬山雜興六首 其五
  193. 廬山雜興六首 其六
  194. 道中二首 其一
  195. 道中二首 其二
  196. 奉要勝軒居實居士三首 其一
  197. 奉要勝軒居實居士三首 其二
  198. 奉要勝軒居實居士三首 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