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一三一七至卷一三五八/全宋詩卷一三三四/釋德洪
- 送賢上人往太平兼簡卓首座
- 送一上人
- 游龍王贈雲老
- 三月二十八日棗柏大士生辰二首 其一
- 三月二十八日棗柏大士生辰二首 其二
- 送常上人歸黄龍省侍昭默老
- 運禪人求偈
- 送禮禪歸臨川
- 寄南昌黄次山
- 餞枯木成老赴南華之命
- 送顓街坊
- 寄題紫府普照寺滿上人桃花軒
- 宋迪作八境絕妙人謂之無聲句演上人戲余曰道人能作有聲畫乎因爲之各賦一首 平沙落鴈
- 宋迪作八境絕妙人謂之無聲句演上人戲余曰道人能作有聲畫乎因爲之各賦一首 遠浦歸帆
- 宋迪作八境絕妙人謂之無聲句演上人戲余曰道人能作有聲畫乎因爲之各賦一首 山市晴嵐
- 宋迪作八境絕妙人謂之無聲句演上人戲余曰道人能作有聲畫乎因爲之各賦一首 江天暮雪
- 宋迪作八境絕妙人謂之無聲句演上人戲余曰道人能作有聲畫乎因爲之各賦一首 洞庭秋月
- 宋迪作八境絕妙人謂之無聲句演上人戲余曰道人能作有聲畫乎因爲之各賦一首 瀟湘夜雨
- 宋迪作八境絕妙人謂之無聲句演上人戲余曰道人能作有聲畫乎因爲之各賦一首 烟寺晚鐘
- 宋迪作八境絕妙人謂之無聲句演上人戲余曰道人能作有聲畫乎因爲之各賦一首 漁村落照
- 汪履道家觀雪鴈圖
- 穎皋楚山堂秋景兩圖絕妙二首 其一
- 穎皋楚山堂秋景兩圖絕妙二首 其二
- 和李令祈雪分韻得麓字
- 和李班叔戲彩堂
- 送隆上人歸長沙
- 六月十五日夜大雨夢瑩中
- 予作海棠詩曰一株柳外墻頭見勝却千叢著雨時寓居百丈春晴上南原縱望萬株浩如海追前詩之失言相隨苾芻請記其事
- 山寺早秋
- 送僧歸雲巖
- 至撫州崇仁縣寄彭思禹奉議兄四首 其一
- 至撫州崇仁縣寄彭思禹奉議兄四首 其二
- 至撫州崇仁縣寄彭思禹奉議兄四首 其三
- 至撫州崇仁縣寄彭思禹奉議兄四首 其四
- 余還自海外至崇仁見思禹以四詩先焉既别又有太原之行已而幸歸石門復次前韻寄之以致山中之信云 其一
- 余還自海外至崇仁見思禹以四詩先焉既别又有太原之行已而幸歸石門復次前韻寄之以致山中之信云 其二
- 余還自海外至崇仁見思禹以四詩先焉既别又有太原之行已而幸歸石門復次前韻寄之以致山中之信云 其三
- 余還自海外至崇仁見思禹以四詩先焉既别又有太原之行已而幸歸石門復次前韻寄之以致山中之信云 其四
- 信上人自東林來請海印禪師過余湘上以贈之
- 忠子移居
- 楞伽端介然見訪余以病未及謝先此寄之
- 次韻雲居寺
- 無學點茶乞詩
- 巴川衲子求詩
- 十月桃
- 李端叔誕辰
- 雨後得無象新詩次韻
- 用韻寄誼叟
- 任价玉館東園十題 涵月亭
- 任价玉館東園十題 覽秀亭
- 任价玉館東園十題 四可亭
- 任价玉館東園十題 第一軒
- 任价玉館東園十題 如春軒
- 任价玉館東園十題 寒亭
- 任价玉館東園十題 浩庵
- 任价玉館東園十題 方便堂
- 任价玉館東園十題 覺庵
- 任价玉館東園十題 鑒止軒
- 任价玉館東園十題 書華光墨梅
- 惠侍者清夢軒
- 次韻性之
- 筠谿晚望
- 和杜撫勾古意六首 其一
- 和杜撫勾古意六首 其二
- 和杜撫勾古意六首 其三
- 和杜撫勾古意六首 其四
- 和杜撫勾古意六首 其五
- 和杜撫勾古意六首 其六
- 了翁有書與謝無逸云覺範真是比丘
- 題延福寺壁
- 棗柏大士生辰因讀易豫卦有感作此
- 次韻周達道運句
- 次韻遊水簾洞
- 游廬山簡寂觀三首 其一
- 游廬山簡寂觀三首 其二
- 游廬山簡寂觀三首 其三
- 送人
- 别人
- 信師相别
- 白日有閒吏青原無惰民爲韻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一
- 白日有閒吏青原無惰民爲韻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二
- 白日有閒吏青原無惰民爲韻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三
- 白日有閒吏青原無惰民爲韻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四
- 白日有閒吏青原無惰民爲韻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五
- 白日有閒吏青原無惰民爲韻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六
- 白日有閒吏青原無惰民爲韻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七
- 白日有閒吏青原無惰民爲韻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八
- 白日有閒吏青原無惰民爲韻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九
- 白日有閒吏青原無惰民爲韻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一○
- 雨中聞端叔敦素飲作此寄之
- 端叔見和次韻答之
- 再和復答
- 睡起又得和篇
- 復次韻
- 晚歸自西崦復得再和二首 其一
- 晚歸自西崦復得再和二首 其二
- 肇上人居京華甚久别余歸閩作此送之
- 送因覺先
- 妙高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