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一二○四至卷一二六六/全宋詩卷一二六八/吳則禮

  1. 次韻林初心先輩 其一
  2. 次韻林初心先輩 其二
  3. 登北樓
  4. 曉角
  5. 陪劉仲馮登城樓
  6. 神堂道中聽後騎短笛妙甚而花柳已有思澗流濺濺可喜
  7. 謁陳尚志於太原之清凉
  8. 游昆羅山寺二首 其一
  9. 游昆羅山寺二首 其二
  10. 吳山寺汛
  11. 偶憩
  12. 勸耕神堂快活林
  13. 和劉坰并簡楊虞卿
  14. 三堂道中寄公卷
  15. 寄曾公卷
  16. 同坰寄黄濟川五首 其一
  17. 同坰寄黄濟川五首 其二
  18. 同坰寄黄濟川五首 其三
  19. 同坰寄黄濟川五首 其四
  20. 同坰寄黄濟川五首 其五
  21. 呈余清老
  22. 次李德充别劉長因韻
  23. 晚過元老
  24. 出城道傍决明甚開可喜
  25. 不奈
  26. 晚步
  27. 過静老
  28. 與曾公路呂少馮飲曾公卷舟中
  29. 呈曾侯
  30. 過智海呈陳無己
  31. 贈郭功父
  32. 上元寄魯侯道輔時二公在真定
  33. 懷彭志南因寄之
  34. 和至之秋宴感懷時至之已有歸休意
  35. 勸耕神堂快活林
  36. 爲盧天驥作
  37. 登城樓
  38. 送公桓行
  39. 三堂書懷
  40. 送王詩客莊依湖外使者
  41. 次毛澤民曾公卷韻
  42. 銀城道中
  43. 送陳漕時權帥還自静州
  44. 至龜山先寄呂少馮
  45. 入汴先寄韓子蒼
  46. 寄呂少馮時余單騎入都將發楚
  47. 寄黄濟川
  48. 寄相之并示坰
  49. 至洪澤寄呂少馮介然
  50. 離朱方寄懷子和
  51. 發陳留寄智夫姪
  52. 泛汴寄清姪
  53. 到朱方寄智夫智夫時爲戶部官
  54. 寄題紀信廟
  55. 歸自河西泛舟東下示坰
  56. 簡田升之時升之赴金陵
  57. 發金陵
  58. 劉明適屢欲子蒼過其居小酌以詩招之
  59. 寄魏道輔
  60. 和魏道輔銅雀硯
  61. 次李漢臣韻漢臣有超然絕棄百事深入祖門之意而語與予合
  62. 黄伯鈞示詩因次韻
  63. 簡翟密州
  64. 簡呂少馮
  65. 簡子蒼
  66. 簡蔡天任
  67. 閒居
  68. 同澄之器博飯浮玉
  69. 舟行對菊寄智夫姪
  70. 元日呈王長元次元關聖功
  71. 送子仁兄赴定武倅
  72. 新亭梅偶作
  73. 至青陽先寄韓子蒼
  74. 至楚懷慎漢公
  75. 夢過盱眙城追寄普照老
  76. 奉酬漢臣見簡之什
  77. 放船先寄普照老夷白
  78. 寄因勝觀老
  79. 有懷介然偶作因寄之
  80. 題沙泉鵲梨古柳
  81. 懷子蒼
  82. 懷關聖功
  83. 性之以團茶贈行並遺新詩因次其韻
  84. 寄甘露傳祖宣老二首 其一
  85. 寄甘露傳祖宣老二首 其二
  86. 送純師赴黄檗用李師顔韻
  87. 同曾公卷出南城
  88. 遷居
  89. 携家遊南山
  90. 次坰尋春韻
  91. 次周開祖遊鶴林韻
  92. 客有自南徐來者云紅梅已開作此
  93. 和人梅詩
  94. 懷春
  95. 同聖功南園探春
  96. 識舟亭
  97. 携茶過智海
  98. 赴大舟投老齋
  99. 宣老示寂有懷
  100. 同王子和過張氏小園
  101. 書事 其一
  102. 書事 其二
  103. 寄江仲嘉
  104. 白髪
  105. 憶昨呈元老
  106. 簡王長元次元時復欲入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