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一○九二至卷一一五二/全宋詩卷一一○一/李復

  1. 送人從辟
  2. 李無玷自左正言出守永州召爲吏曹外郎尚阻敘舊先貽此詩
  3. 用周作韵送范忱夫舉歸
  4. 贈張萬戶征閩凱還
  5. 寄吏部王侍郎
  6. 答董天隠推官
  7. 答潞城令谷大同
  8. 酬張法掾翼求侍養歸
  9. 謁冷朝奉路逢王才元舍人同往
  10. 答李成季賀授直秘閣
  11. 酬李公寅留別
  12. 別夔州衆官
  13. 衛奕其兄被劾得雪惠書及詩
  14. 寄朱約之
  15. 寄舊同遊
  16. 呂司空壽
  17. 贈吳德秀隠士用來韵
  18. 答人見贈
  19. 答范軻
  20. 答李成季
  21. 答李公藴
  22. 答彭同年勸應賢科
  23. 答李晝宣德示詩卷
  24. 哀秦金部
  25. 王夫人輓詞 其一
  26. 王夫人輓詞 其二
  27. 弔朱給事
  28. 棣華齋
  29. 託人求田
  30. 殘編
  31. 青布道人
  32. 道士李得柔行太乙法曾傳御容
  33. 予昔爲河東漕屬吏部郎中呂得和出總漕計與予情均兄弟後開府荆渚惠書有人生難得相知之語予後官守鎮京兆聞呂之訃因發篋得舊詩感而作此
  34. 李毅師載出塞歸熟食日邀客湖上有詩求和遂用其韵
  35. 宿興德寺
  36. 登後峽寨北山
  37. 予往來秦熙汧隴間不啻十數年時聞下里之歌遠近相繼和高下掩抑所謂其聲嗚嗚也皆含思宛轉而有餘意其辭甚陋因其調寫道路所聞見猶昔人竹枝紇羅之曲以補秦之樂府云 其一
  38. 予往來秦熙汧隴間不啻十數年時聞下里之歌遠近相繼和高下掩抑所謂其聲嗚嗚也皆含思宛轉而有餘意其辭甚陋因其調寫道路所聞見猶昔人竹枝紇羅之曲以補秦之樂府云 其二
  39. 予往來秦熙汧隴間不啻十數年時聞下里之歌遠近相繼和高下掩抑所謂其聲嗚嗚也皆含思宛轉而有餘意其辭甚陋因其調寫道路所聞見猶昔人竹枝紇羅之曲以補秦之樂府云 其三
  40. 予往來秦熙汧隴間不啻十數年時聞下里之歌遠近相繼和高下掩抑所謂其聲嗚嗚也皆含思宛轉而有餘意其辭甚陋因其調寫道路所聞見猶昔人竹枝紇羅之曲以補秦之樂府云 其四
  41. 予往來秦熙汧隴間不啻十數年時聞下里之歌遠近相繼和高下掩抑所謂其聲嗚嗚也皆含思宛轉而有餘意其辭甚陋因其調寫道路所聞見猶昔人竹枝紇羅之曲以補秦之樂府云 其五
  42. 予往來秦熙汧隴間不啻十數年時聞下里之歌遠近相繼和高下掩抑所謂其聲嗚嗚也皆含思宛轉而有餘意其辭甚陋因其調寫道路所聞見猶昔人竹枝紇羅之曲以補秦之樂府云 其六
  43. 予往來秦熙汧隴間不啻十數年時聞下里之歌遠近相繼和高下掩抑所謂其聲嗚嗚也皆含思宛轉而有餘意其辭甚陋因其調寫道路所聞見猶昔人竹枝紇羅之曲以補秦之樂府云 其七
  44. 予往來秦熙汧隴間不啻十數年時聞下里之歌遠近相繼和高下掩抑所謂其聲嗚嗚也皆含思宛轉而有餘意其辭甚陋因其調寫道路所聞見猶昔人竹枝紇羅之曲以補秦之樂府云 其八
  45. 予往來秦熙汧隴間不啻十數年時聞下里之歌遠近相繼和高下掩抑所謂其聲嗚嗚也皆含思宛轉而有餘意其辭甚陋因其調寫道路所聞見猶昔人竹枝紇羅之曲以補秦之樂府云 其九
  46. 予往來秦熙汧隴間不啻十數年時聞下里之歌遠近相繼和高下掩抑所謂其聲嗚嗚也皆含思宛轉而有餘意其辭甚陋因其調寫道路所聞見猶昔人竹枝紇羅之曲以補秦之樂府云 其一○
  47. 予幼侍先人作邑夏陽元豐五年來攝是邑過瀵泉題其亭壁
  48. 再授雲臺觀過華陰題此
  49. 過方山驛
  50. 飛泉
  51. 卧龍院
  52. 留題北禪院
  53. 隴州神泉鋪後池
  54. 題甘茂祠
  55. 王導
  56. 曹參廟
  57. 王翦
  58. 孟嘉
  59. 陶淵明
  60. 二月五日柳溪遇風
  61. 秋庭夜閒步
  62. 答安陽叔兩絕 其一
  63. 答安陽叔兩絕 其二
  64. 謁詩僧慧益不遇
  65. 和崔珙望子嶺觀梅
  66. 崔珙推官話王園再如昔年爲梅下之會并示絕句和來韵
  67. 閻先復朝議園牡丹一本四月始開予與李成季同往觀閻求詩遂書絕句於其壁
  68. 戲書德公軒後桃花 其一
  69. 戲書德公軒後桃花 其二
  70. 和張總管菊 其一
  71. 和張總管菊 其二
  72. 和呂吏部觀延慶院李唐畫山水 其一
  73. 和呂吏部觀延慶院李唐畫山水 其二
  74. 和呂吏部觀延慶院李唐畫山水 其三
  75. 題畫馬圖
  76. 題嚴賢良東山集
  77. 項城主簿趙岍求書惹雲亭爲系二絕 其一
  78. 項城主簿趙岍求書惹雲亭爲系二絕 其二
  79. 和人觀木戲
  80. 樂章五曲 其一
  81. 樂章五曲 其二
  82. 樂章五曲 其三
  83. 樂章五曲 其四
  84. 樂章五曲 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