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八九二至卷九四七/全宋詩卷八九九/彭汝礪

  1. 寄佛印
  2. 清江聞提舉承議先行馳寄小詩
  3. 走筆和蕭推官迎提舉承議 其一
  4. 走筆和蕭推官迎提舉承議 其二
  5. 又和治居許昌詩 其一
  6. 又和治居許昌詩 其二
  7. 途中寄君時弟 其一
  8. 途中寄君時弟 其二
  9. 次君時韵
  10. 寄檢法奉議
  11. 老兒挈幼小將及鄧因寄君時弟 其一
  12. 老兒挈幼小將及鄧因寄君時弟 其二
  13. 和范學士 其一
  14. 和范學士 其二
  15. 寄致政侍郎
  16. 又書懷
  17. 中丞溫伯雜端持正與其僚出祖正孺端伯于劉元忠宅某即席賦詩
  18. 翌日景繁察院公初叔明推直謙父主簿復會某晚至即席用前韵 其一
  19. 翌日景繁察院公初叔明推直謙父主簿復會某晚至即席用前韵 其二
  20. 送桂陽令臧祖道
  21. 中丞溫伯雜端持正約同餞夷仲不克某獨出城重陽後一日
  22. 和提點少卿詩韵
  23. 和提點少卿喜雪詩韵 其一
  24. 和提點少卿喜雪詩韵 其二
  25. 久雨和張季友寄程德林時季友得環倅程受婺源未赴
  26. 和張季友正夫歸因爲詩寄
  27. 寄妻兄甯文淵時廣西方用兵而文淵謫官在廣東
  28. 送郭知章宰浮梁 其一
  29. 送郭知章宰浮梁 其二
  30. 和李潜夫同年并簡甯文淵時二君在鄱陽
  31. 送徐望之郎中提舉舒州靈仙觀
  32. 送提點少卿丈還鄱陽
  33. 奉和提點少卿來章
  34. 呈運判學士 其一
  35. 呈運判學士 其二
  36. 和十二法曹
  37. 次韵晦之沿牒楚泗二州
  38. 苦吟
  39. 晚風
  40. 四方
  41. 病中寄妻兄甯文淵
  42. 和晦之所感
  43. 送濟叔兄
  44. 送樊秀才召倪先生
  45. 治平諒闇元夕 其一
  46. 治平諒闇元夕 其二
  47. 寄濟叔兄長
  48. 次致政張大夫韵二首 其一
  49. 次致政張大夫韵二首 其二
  50. 醼亭一首
  51. 皇甫乞詩爲贈因次其韵
  52. 合肥府學中賡諸公韵和正寺翔甫總翠亭
  53. 和濟叔燈花
  54. 雜詠詩 其一
  55. 雜詠詩 其二
  56. 苦旱和俞都官
  57. 上留守侍讀生辰
  58. 九日獨登城上臺感懷寄兄長 其一
  59. 九日獨登城上臺感懷寄兄長 其二
  60. 九日獨登城上臺感懷寄兄長 其三
  61. 和應詔吟
  62. 秋風
  63. 山林
  64. 船中見廬山
  65. 浩歌
  66. 壯心
  67. 大笑
  68. 步入
  69. 師言
  70. 縣舍小飲因就伯逢求饌具
  71. 累承見酬因謝之
  72. 匪躬先之桐廬因作詩送之
  73. 次韵晦之楚泗道中
  74. 暮雨
  75. 扁舟
  76. 欲寄
  77. 古廟
  78. 楚野
  79. 次韵劉景文見寄
  80. 題程則之瑞墨閣
  81. 將及下蔡寄仲求
  82. 九日同仲求登高有感
  83. 別子容
  84. 自北歸夜夢侍親闈久之既覺感而成詩
  85. 兄弟約芝山共學未暇辱以詩督之因次元韵
  86. 讀書
  87. 清明日仲永游薦福先秋亭晚過芝山他日有坐客獻詩者仲永見率同和
  88. 送鄒秘丞廣漢赴御史
  89. 廣漢言事得陵州仁壽縣將以詩迎之
  90. 次張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賦一首 其一
  91. 次張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賦一首 其二
  92. 次張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賦一首 其三
  93. 次張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賦一首 其四
  94. 寄學芝山正叔寄詩有想嘆之意次元韵
  95. 詩寄兄長并示十二十四舍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