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七二五至卷七八一/全宋詩卷七二九/韋驤

  1. 戲别顔令
  2. 將及熟溪
  3. 村落
  4. 途中寄縣齋諸士子
  5. 離石室
  6. 離邑寄顔長道
  7. 聞詔士呈同僚朱伯英
  8. 和亭
  9. 和伯英初霽
  10. 和顔令見寄 其一
  11. 和顔令見寄 其二
  12. 權東陽既久求歸武川上守倅 章守
  13. 權東陽既久求歸武川上守倅 沈倅
  14. 衢梁試院呈同事
  15. 依前韻酬張屯田和詩
  16. 試士畢同長道東歸
  17. 上睦州劉工部 其一
  18. 上睦州劉工部 其二
  19. 和朱尉見招
  20. 和顔令見寄
  21. 觀穡
  22. 寄長道
  23. 縣齋即事
  24. 永康徐尉次寄顔令詩韻見寄因以前韻酬答
  25. 和朱伯英後圃見招
  26. 初夏公餘
  27. 和朱伯英迓送還示
  28. 和太守郡閣望羣山有雪
  29. 自郡還寄長道
  30. 和顔長道見寄
  31. 謝朱伯英遺詩
  32. 和顔長道寄三首 首夏
  33. 和顔長道寄三首 縣齋肆筆
  34. 和顔長道寄三首 閲武川倡酬
  35. 掃蒙亭
  36. 次韻和顔令見寄
  37. 伯瞻郎中生日
  38. 中秋南康夜會得天字
  39. 假道南康長道語今夕中秋正故歲聚并喜樂時也遂留以夜飲飲半和所示詩
  40. 睦州千峰榭二首 其一
  41. 睦州千峰榭二首 其二
  42. 宿廣嚴靖閣
  43. 過法寧僧舍
  44. 題虎峰真師壁
  45. 檢覆雞啼源還虎峰
  46. 寒雨夜會得歌字
  47. 呈范子鎮同年
  48. 勸元功飲
  49. 再和范同年得廳字
  50. 涵碧池
  51. 涵碧亭
  52. 瀑泉
  53. 雙石魚
  54. 傲亭
  55. 雙峰
  56. 擊甌
  57. 和朱尉示親老生日
  58. 和朱伯英元夕
  59. 席間和向闢之元夜 其一
  60. 席間和向闢之元夜 其二
  61. 回長道中論
  62. 和長道候使者宿龍窟見寄
  63. 長道将罷邑借前韻以寄
  64. 和見貽
  65. 送章郎中赴闕 其一
  66. 送章郎中赴闕 其二
  67. 探得海棠送章仲成
  68. 和長道交道驛見招同趨府
  69. 同長道遊惠僧翠樾堂
  70. 清明雨
  71. 四月一日西池作
  72. 林沼春歸後
  73. 和朱尉首夏偶書見寄
  74. 遊金柱觀瀑泉
  75. 和伯英再賦
  76. 同朱尉遊普寧僧舍
  77. 和初夏雨中
  78. 端午雨飲伯英池館
  79. 送王學士赴京東漕
  80. 曉出候按察
  81. 自和
  82. 偶作
  83. 予莅製濟民藥朱尉掌糶常平粟因以記
  84. 和新竹
  85. 和獨釣 其一
  86. 和獨釣 其二
  87. 送劉睦州移京西漕
  88. 雙蓮二首 其一
  89. 雙蓮二首 其二
  90. 和朱伯英以詩慶将代
  91. 再和
  92. 將歸
  93. 效謝宣城體呈同事
  94. 呈孫東美
  95. 試罷
  96. 和東美示內樂亭詩
  97. 和東美見寄
  98. 鈞愛亭
  99. 內樂亭
  100. 凌翠閣 其一
  101. 凌翠閣 其二
  102. 凌翠閣 其三
  103. 凌翠閣 其四
  104. 木芙蓉詞
  105. 國哀
  106. 離鄉
  107. 過千金懷陸剛叔許顧道
  108. 平望阻風
  109. 題周開祖叢翠軒
  110. 汴上遇孫楚材
  111. 再和所酬
  112. 早行
  113. 宿零壁驛
  114. 予枕屏書叔夜養生論而孫楚材觀之有詩相示遂次来韻以答
  115. 和黄彦文示詩
  116. 巖齋曉起
  117. 寄陳安道
  118. 又和所示
  119. 七夕
  120. 七夕寄安道
  121. 附郭照鄰舟還鄉一首
  122. 送郭照鄰赴南雄簽幕
  123. 汴舟早行二首 其一
  124. 汴舟早行二首 其二
  125. 延和引對
  126. 至泗即天長獨歸叙别照鄰
  127. 再回前韻
  128. 無脚橋
  129. 離泗上
  130. 避雨大明寺
  131. 和簡夫遊鼓山
  132. 申園席上口占
  133. 和李信臣遊南巖
  134. 答信臣遺詩以失南巖約
  135. 和南巖迴
  136. 簡夫丈約遊南巖時以婦翁室會遂渝爽依韻和其來篇
  137. 和信臣遊簡夫太丞申園
  138. 又和
  139. 和簡夫送信臣同年
  140. 廬陵待試士呈伯升郎中
  141. 中秋夜
  142. 贈别伯升
  143. 又和來篇
  144. 陪吉守范淳元觀玉虛觀靈芝席上口占
  145. 寄題吉州三瑞堂
  146. 送章少卿赴闕
  147. 和龔簿同辨金劍源
  148. 劉仲誠以武夷記見借
  149. 寄上高宰孫世則
  150. 道中寄景升仲誠二同官
  151. 巴陵訊囚所居附岳陽樓前 其一
  152. 巴陵訊囚所居附岳陽樓前 其二
  153. 洞庭秋四首 其一
  154. 洞庭秋四首 其二
  155. 洞庭秋四首 其三
  156. 洞庭秋四首 其四
  157. 寄示二小子
  158. 洞庭即事 其一
  159. 洞庭即事 其二
  160. 君山
  161. 岳陽樓
  162. 曉起
  163. 閲金科
  164. 和朱伯英新州詩見寄二首 其一
  165. 和朱伯英新州詩見寄二首 其二
  166. 送潘簿還侍下
  167. 送周廣之令桂陽
  168. 安遠道中
  169. 金精巖
  170. 遊金精迴書朝陽巖觀壁
  171. 板石驛
  172. 中秋午夜和溪看月
  173. 登欎孤臺 其一
  174. 登欎孤臺 其二
  175. 過贛石
  176. 天柱灘
  177. 九月八日離虔
  178. 九月八日薄晚離贛城十餘里而雷雨作遂倚舟以宿九日曉行又十餘里而逆風暴甚乃泊於白鷴灘側虔之史君相留不可屢以亟行見謔今日會賓席間當語及濡滯以爲笑矣因書以自戲云
  179. 至萬安
  180. 和孫世則著作新年見寄 其一
  181. 和孫世則著作新年見寄 其二
  182. 行年
  183. 宿新樂驛
  184. 之虔推劾道遠雨甚念從隸之勞
  185. 安福驛
  186. 喜晴
  187. 南昌鐡柱
  188. 寒食
  189. 贛州鞫劾呈同事鄧宰德夫
  190. 次韻和同時到院
  191. 鎖院深寂夭桃獨芳有可憐之色爲詩要德夫共賦以賞之
  192. 二月十六日感雨示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