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前頁

全宋詩

卷四六三至卷五一八/全宋詩卷五○二/司馬光

  1. 夏日西齋書事
  2. 過故洛陽城 其一
  3. 過故洛陽城 其二
  4. 華清宮
  5. 初春登興國寺塔
  6. 虎牢關
  7. 和李殿丞倉中對菊 其一
  8. 和李殿丞倉中對菊 其二
  9. 和李殿丞倉中對菊 其三
  10. 送何萬下第歸蜀 其一
  11. 送何萬下第歸蜀 其二
  12. 執酒
  13. 河橋春别
  14. 答陳進士謂之憶江東舊遊見贈
  15. 又贈謂之 其一
  16. 又贈謂之 其二
  17. 又贈謂之 其三
  18. 重九日憶菊
  19. 客思
  20. 前年春與楚正叔同遊陟屺寺今兹已復周歳窅然思之
  21. 曉霽
  22. 觀江上人壁許道寧畫寒林
  23. 自都往餘杭懷聶之美
  24. 夢與之美爲寒食遊
  25. 秋日登觀信亭
  26. 湖上村家
  27. 别聶之美
  28. 松江 其一
  29. 松江 其二
  30. 潮水 其一
  31. 潮水 其二
  32. 雙竹
  33. 旅宿睢陽南湖
  34. 南湖 其一
  35. 南湖 其二
  36. 西谿公讌 其一
  37. 西谿公讌 其二
  38. 西湖
  39. 金山寺
  40. 出塞
  41. 古松
  42. 聞龔伯建下第
  43. 故絳城
  44. 題陳秀才園林
  45. 九日登麻藺坂
  46. 遊延安宿馬太博東館
  47. 塞上 其一
  48. 塞上 其二
  49. 塞上 其三
  50. 塞上 其四
  51. 送何濟川爲龐公使慶陽席上探得冬字
  52. 延安道中作
  53. 鄜州懷聶之美
  54. 和張推官同年春陰無緒偶成 其一
  55. 和張推官同年春陰無緒偶成 其二
  56. 歸田詩 其一
  57. 歸田詩 其二
  58. 歸田詩 其三
  59. 歸田詩 其四
  60. 歸田詩 其五
  61. 春曉
  62. 詠史 其一
  63. 詠史 其二
  64. 詠史 其三
  65. 秋夜望月
  66. 漢宮詞
  67. 讀漢武帝紀
  68. 鷺鷥
  69. 待詔 其一
  70. 待詔 其二
  71. 觀僧室畫山水
  72. 詠寒士
  73. 贈外兄吳之才
  74. 九日懷聶之美 其一
  75. 九日懷聶之美 其二
  76. 飲吳之才家
  77. 晚秋洛中思歸東園
  78. 普明寺荷塘上置酒
  79. 送孟仲習宜君令
  80. 野廟
  81. 吕祿廟
  82. 雪霽登普賢閣
  83.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臯之上往來者徒習其名莫詳其義慶曆甲申歳余適延安過於其下于時夏虜梗邊征戍未息竊感東山采薇之義敘其情而愍其勞因作五詩庶幾不違周公之指且以釋亭之名爾 其一
  84.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臯之上往來者徒習其名莫詳其義慶曆甲申歳余適延安過於其下于時夏虜梗邊征戍未息竊感東山采薇之義敘其情而愍其勞因作五詩庶幾不違周公之指且以釋亭之名爾 其二
  85.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臯之上往來者徒習其名莫詳其義慶曆甲申歳余適延安過於其下于時夏虜梗邊征戍未息竊感東山采薇之義敘其情而愍其勞因作五詩庶幾不違周公之指且以釋亭之名爾 其三
  86.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臯之上往來者徒習其名莫詳其義慶曆甲申歳余適延安過於其下于時夏虜梗邊征戍未息竊感東山采薇之義敘其情而愍其勞因作五詩庶幾不違周公之指且以釋亭之名爾 其四
  87.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臯之上往來者徒習其名莫詳其義慶曆甲申歳余適延安過於其下于時夏虜梗邊征戍未息竊感東山采薇之義敘其情而愍其勞因作五詩庶幾不違周公之指且以釋亭之名爾 其五
  88. 梅花 其一
  89. 梅花 其二
  90. 梅花 其三
  91. 友人楚孟德過余縱言及神仙余謂之無孟德謂之有伊人也非誕妄者蓋有以知之矣然余俗士終疑之故作遊仙曲五章以佐戲笑云 其一
  92. 友人楚孟德過余縱言及神仙余謂之無孟德謂之有伊人也非誕妄者蓋有以知之矣然余俗士終疑之故作遊仙曲五章以佐戲笑云 其二
  93. 友人楚孟德過余縱言及神仙余謂之無孟德謂之有伊人也非誕妄者蓋有以知之矣然余俗士終疑之故作遊仙曲五章以佐戲笑云 其三
  94. 友人楚孟德過余縱言及神仙余謂之無孟德謂之有伊人也非誕妄者蓋有以知之矣然余俗士終疑之故作遊仙曲五章以佐戲笑云 其四
  95. 友人楚孟德過余縱言及神仙余謂之無孟德謂之有伊人也非誕妄者蓋有以知之矣然余俗士終疑之故作遊仙曲五章以佐戲笑云 其五
  96. 雲際亭
  97. 和孫器之清風樓
  98. 龍女祠後塘自生荷花數枝與史誠之更相酬和 其一
  99. 龍女祠後塘自生荷花數枝與史誠之更相酬和 其二
  100. 龍女祠後塘自生荷花數枝與史誠之更相酬和 其三
  101. 龍女祠後塘自生荷花數枝與史誠之更相酬和 其四
  102. 龍女祠後塘自生荷花數枝與史誠之更相酬和 其五
  103. 龍女祠後塘自生荷花數枝與史誠之更相酬和 其六
  104. 龍女祠後塘自生荷花數枝與史誠之更相酬和 其七
  105. 贈楚法曹叔度
  106. 先春亭
  107. 寄揚州侯都監
  108. 沉陰欲雪與同列會飲南齋
  109. 感懷
  110. 之美舉進士寓京師此詩寄之
  111. 風雪數日不見叔度晚約公明共詣之 其一
  112. 風雪數日不見叔度晚約公明共詣之 其二
  113. 贈吳之才
  114. 寒食許昌道中寄幕府諸君
  115. 和叔度獨登天臺水亭
  116. 五哀詩 屈平
  117. 五哀詩 李牧
  118. 五哀詩 晁大夫
  119. 五哀詩 馬伏波
  120. 五哀詩 斛律丞相
  121. 留别東郡諸僚友 其一
  122. 留别東郡諸僚友 其二
  123. 留别東郡諸僚友 其三
  124. 留别東郡諸僚友 其四
  125. 留别東郡諸僚友 其五
  126. 遣興
  127. 閽吏
  128. 追和張學士從沂公遊廣固城
  129. 去歲與東郡幕府諸君同遊河亭望太行雪飲酒賦詩今冬罷歸京邑悵然有懷
  130. 哭馬承之
  131. 山家
  132. 送王殿丞知眉山縣 其一
  133. 送王殿丞知眉山縣 其二
  134. 送朱校理知濰州
  135. 貢院中戲從元禮求酒
  136. 黄甘
  137. 寒食南宮夜飲
  138. 送孟著作知濟陰
  139. 同宋次道陪讌瓊林
  140. 送馮狀元歸鄂州
  141. 送吳耿先生
  142. 送高陟歸金陵
  143. 子高有徐浩詩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數本石有微釁懼而歸之子高答簡有碎珊瑚之戲昌言以詩贈子高同舍皆和
  144. 京送僧聰歸蜀
  145. 送史館任祠部河東轉運使
  146. 送冲卿通判河中府
  147. 故翰林彭學士挽歌 其一
  148. 故翰林彭學士挽歌 其二
  149. 故翰林彭學士挽歌 其三
  150. 景福東廂詩 夜意
  151. 景福東廂詩 即日
  152. 景福東廂詩 柏
  153. 御溝
  154. 御溝 賜酒
  155. 御溝 菊
  156. 御溝 同范景仁寄修書諸同舍
  157. 御溝 賜果
  158. 御溝 賜書
  159. 御溝 怪石
  160. 御溝 未開木芙蓉
  161. 御溝 讀武士策
  162. 御溝 觀試騎射
  163. 喜景仁直秘閣